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第二十二單元 多發性抽搐癥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概述 |
0 |
0 |
0 |
診斷 |
0 |
1 |
0 |
病因病機 |
0 |
0 |
0 |
辨證論治 |
0 |
0 |
0 |
此單元為2006年中醫執業大綱新增,助理大綱尚未增加對本單元的考查。“診斷要點”中出現考題。
知識要點
概述
1.好發年齡與性別2~12歲,男>女(3倍)。
2.發病特征 肢體抽掣,喉中發出怪聲,或口出穢語。
病因病機
1.病因 先天稟賦不足、產傷、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調。
2.病機 五志過極,風痰內蘊(氣郁化火、脾虛痰聚、陰虛風動)。
3.病位 在肝,涉及心、脾、腎。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執業2006)
(1)起病在2~12歲,有病后及情志失調的誘因或有家族史。
(2)不自主的眼、面、頸、肩及上下肢肌肉快速收縮,以固定方式重復出現,無節律性,入睡后消失。抽動時,可出現異常的發音或粗言穢語。
(3)抽動能受意志遏制,可暫時不發作。
(4)病狀呈慢性過程,但病程呈明顯波動性。
(5)實驗室檢查多無特殊異常,腦電圖正常或非特異性異常。智力測試基本正常。
2.鑒別診斷本病應與風濕性舞蹈病和習慣性抽搐鑒別。
辨證論治
多發性抽搐的分型、治法、方劑見表9-36
表9-36 多發性抽搐的分型、治法、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氣郁化火 |
多發性抽搐,面紅耳赤,煩躁易怒,發作頻繁,抽動有力,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
清肝瀉火,息風鎮驚 |
清肝達郁湯 |
脾虛痰聚 |
多發性抽搐,面黃體瘦,精神不振,胸悶作咳,發作無常,脾氣乖戾,夜睡不安,納少厭食,舌淡,苔白或膩,脈沉滑或沉緩 |
健脾化痰,平肝息風 |
十味溫膽湯 |
陰虛風動 |
多發性抽搐,形體消瘦,性情急躁,睡眠不寧,大便干結,兼陰虛之象,舌紅絳,苔光剝,脈細數 |
滋陰潛陽,柔肝息風 |
大定風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