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2頁
2011年安全評價師考試:地鐵追尾事故啟示
必須把每一次故障都當成嚴重的警示,把隱患排除在萌芽狀態,才能防止釀成重大事故,讓地鐵發展真正造福于民
“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發生了,地鐵也會追尾。9月27日下午,上海地鐵10號線發生兩車追尾事故,目前已造成200多人受傷,所幸多數人傷勢較輕,目前沒有危重病情。專家分析稱,地鐵追尾事故很可能與信號系統故障有關。
根據海恩法則,任何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之前會有成百上千個安全隱患和很多次未遂事故。地鐵人流密集、發車間隔短、運行在封閉的地下空間,對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地鐵運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風險控制和預警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在整個地鐵設備系統中,信號系統的作用最為突出,因為正常情況下,地鐵的運營調度,全靠信號系統控制。地鐵追尾,首先被懷疑的就是信號系統。恰恰在這方面,之前已出現多次明確的預警??上?,都被輕易放過了。
7月23日,甬溫線發生動車相撞,40人遇難,舉國震慟。雖然最終調查結果仍未出爐,但在雷擊等天氣原因被排除之后,問題集中指向了信號系統。經確認,甬溫線動車的信號系統,與上海地鐵10號線采用的信號系統系出“同門”,生產者都是卡斯柯信號公司。根據常識,同一廠商的產品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其他用戶理應有所警覺,進行全面檢測驗證,確保其可靠性。不知道出事地鐵的信號系統認真檢查過沒有,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何相隔不久,就發生幾乎同樣的追尾事故。
更直接的警示,發生在距溫州動車事故不到一周的7月28日,就在這條10號線,一趟列車竟然向相反方向開去。后來公布的原因是,列車在信號升級調試過程中發生故障。也是信號系統!發車間隙很短的地鐵,逆行的危險顯而易見。兩月之后,在同一條線路,追尾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