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1.職業危害因素分為哪幾類?( )
A.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三類。
B.物理有害因素一類 C.化學有害因素一類
2.一般被認定為職業病,應具備――個條件。( )
A.2 B.3 C.4
3.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分為幾級?( )
A.2 B.4 C.3
4.職業健康工作應遵循預防醫學的――級預防原則。( )
A.一 B.二 C.三
5.我國1995年5月1日起,推行的新的工作制,實行了――天工作制。( )
A.7 B.4 C.6 D.5
6.我國衛生部門公布的法定職業病中有――種塵肺?( )
A.15 B.8 C.12 D.10
7.最大班女工在―――人以上的工業企業,應設女工衛生室。( )
A.50 B.80 C.100 D.150
8.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 )
A.皮膚 B.口腔 C食品
9.導致局部過冷,一般需要――度以下的溫度。( )
A.-10 B.-5 C.0
10.從勞動能量代謝的角度,提供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有幾個途徑?( )
A.1 B.2 C.3
11.健康人能耐受――大氣壓,若超過此限度,則可對機體產生影響。( )
A.1-2 B.1 C.3―4
12.高溫作業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
A.高強度、高體力、高山作業 B.高溫、高濕、高空作業
C.高溫、強輻射作業;高溫、高濕作業;夏季露天作業
13.車間內工作地點的冬季溫度,在輕作業時不低于―――度。( )
A.10 B.13 C.15 D.18
14.從事視屏作業的人員,最易引起什么系統過度疲勞?( )
A.運動系統 B.視覺系統 C.消化系統
15.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過―――途徑進入人體的。(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膚 D.指甲
16.預防粉塵危害的綜合措施是:( )
A.個體防護、保健 B.管理措施、組織措施
C.組織措施、技術措施、衛生保健措施
17.作業場所空氣中一般粉塵的最高允許濃度為――毫克/立方米。( )
A.5 B.10 C.20
18.生產性粉塵一般的粒徑是:( )
A.10-20微米 B.0.1-10微米 C.0.5-1.0微米
19.生產性粉塵按其性質一般分為如下幾類?( )
A.礦石粉塵 B.煤塵、石棉塵 C.無機粉塵、有機粉塵和混合性粉法
20.為了及時發現塵肺患者,對于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塵肺發展快的作業人員,一般――檢查一次身體。( )
A.3-5年 B.2-3年 C.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