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對于事故的預防與控制,安全技術對策著重解決
A.人的不安全行為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狀態D.有害的作業環境
35.以下_工種不屬于特種作業。
A.鍋爐作業B.金屬焊接、切割作業C.鍛工D.壓力容器作業
36._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A.消除危害后果•B.組織救援和保護危害區域內的人員
C.查清事故原因D.追究事故責任
3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統思想,最主要的是“PDCA"概念,下面不屬于"PDCA"的內容。
A.總結B.改進C.實施D.評價
38.《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中對重大危險源進行了分類,分為
A.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B.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C.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
D.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39.我國現行法定的職業病分為
A. 10類115種B. 10類99種C. 10類105種D. 9類99種
40.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在確定風險的可承受性時應考慮
A.所辨識出的危險危害因素的數量
B.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素質
C.相關法律義務與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要求
D.是否能夠通過認證
41.新時代化學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根據國家現行法規,應通過國家授權部門的專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后方能從事經營活動。
A.安全經理B.生產經理C.倉儲經理D.總經理
42.事故頻發傾向理論認為工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A.設備故障B.少數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
C.違章或違規操作D.安全生產管理松散
43.下列不是工傷保險的基本原則。
A.勞動者個人不繳費原則B.根據責任大小進行賠償的原則
C.無責任賠償原則D.強制實施原則
44.通過對建設項目的設施、裝置等實際運行狀況及管理狀況的安全評價,查找建設項目投產后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的安全評價方法是
A.竣工安全審查B.專項安全評價
C.安全驗收評價D.安全現狀評價
45.起重設備在安裝、檢修、試驗過程中發生了人的擠壓、吊具墜落、物體打擊和觸電,以上事故屬于
A.物體打擊B.高處墜落C.坍塌D.起重傷害
46.,從事高處作業的工人,必須年滿周歲。
A. 16 B. 18 C. 20 D. 25
47.安全管理中的本質安全化原則來源于本質安全化理論,該原則的含義是指從初始和從本質上實現了安全化,就從_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
A.思想上B.技術上C.管理上D.根本上
48.關于重大事故的應急管理,下列說法有錯誤的是_。
A.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階段
B.應急管理是對重大事故的全過程管理
C.應急管理是貫穿于事故的全過程、體現了“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應急思想
D.重大事故的應急管理是指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活動
49.以下行為中,應給予警告并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的是_。
A.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
B.未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
C.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經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D.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
50.某職工在上班途中因路滑摔倒而造成傷害,該職工______按工傷處理。
A.不應當B.應當C.視傷殘情況D.由領導決定
51.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屬于損失。
A.直接經濟B.間接經濟C.經濟D.事故
52.下列―情況不屬于違章作業。
A.高處作業穿硬底鞋
B.任意拆除設備上的照明設施
C.特種作業持證者獨立進行操作
D.非崗位人員任意在危險要害區域內逗留
53.根據安全生產理論進行系統科學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B.情緒不佳,技術不好
C.生產效益不好,無章可循
[上一頁] [1] [2]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