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項選擇題(共7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下列選項的表述中哪個是不確切的? ( ) 來源:
A. 經濟發展是促進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C 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是城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D.城市基礎產業的發展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2.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不正確的? ( )
A. 城市房地產開發具有外部效應
B.城市人口的老齡化將強化地緣性的社會交往
C. 城市主導產業的多樣化有助于城市經濟發展的穩定
D.城市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
3.對城市化的提法,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 )
A.城市化是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同步發展的世界性現象
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
C.城市化是城市空間不斷擴展的過程
D.發展村辦 企業 不一定能實現城市化
4.下列哪項對城鎮體系的表述是不正確的?( ) 來源:
A.社會經濟聯系不密切的城鎮群不屬于城鎮體系的范疇
B.城鎮體系中城鎮的等級和規模結構是會發生變化的
C.城鎮體系發育和完善的程度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
D.城鎮體系的空間范圍取決于行政區域范圍的大小
5.唐長安城較為完整地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中最具影響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括( ).
A.中軸線對稱 B.三套方城,宮城居中
C.規整的方格路網 D.居住區采用里坊制
6.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巴黎改建對城市結構進行了重組,這項重組是通過( )來實現的。
A。工人住宅的 建設 B.道路系統的改造
C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 D.市政建筑物的建設
7。《馬丘比丘憲章》將下列哪項列視為城市規劃基本任務的出發點?
A。區域是城市存在的基礎
B.城市活動劃分為居住、工作、游 和交通四大功能。
C.人的需要和人與人的相互關系
D.城市規劃應當包括城市和區域的社會經濟因素
8下列有關經濟全球化對城市發展效應的描述中,哪項是不正確的?
A城市之間跨地區甚至跨國的橫向聯系更加密切
B.城市與城市之間形成垂直性的地域分工體系
c.全球化主要是對 世界經濟 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產生影響,對中小城市的影響很弱
D.全球化對城市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9。城市規劃以區域規劃為依據的主要理由是( )
A 區域規劃的空間范圍比城市規劃區的范圍大
B.區域規劃的內容比城市規劃的內容更廣
c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區域的資源與環境條件
D.城市的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離不開生產力的布局和地域分工
10。對于城市規劃與 土地 利用總體規劃,以下哪項的表述是不正確的?
A 對土地資源的安排與使用都是這兩個規劃的重要內容
B,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不得超過相同年限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C城市規劃主要涉及城市范圍土地的合理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要涉及城市范圍以外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D.兩個規劃都應以規劃期內市域及中心城城市人口規模的預測為依據
11。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核心是( )
A 具體落實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 來源:
B.確定預期的環境目標,具體制定環境建設和綜合整治措施
c.保護城市規劃區內的自然環境免受城市建設的破壞
D 結合城市設計,布置廊道、節點等生態基礎設施
12.根據國家標準,居住、工業、道路廣場和綠地四大類用地的總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應控制在( )。
A. 50-65% B.55—70%
C.60-75% D.65—80%
13.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 與潛水相比,承壓水不易受地面污染,水質更穩定
B.在同等地震烈度區內,地基越軟,造成的震害越嚴重
C為了節約城市建設投資,城市中不同的地區不一定采用統一的防洪設防標準
D.膨脹土和濕陷性黃土受雨水浸泡后,土壤結構會發生變化,導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14.城市用地的建設條件評價不包括下列哪項內容?( )
A 公共服務設施 B.人口密度
C土地區位 D.用地結構
15.下列表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 )
A 受日照輻射影響,空氣從山坡吹向谷底,形成谷風
B,受地勢影響,在山谷地帶比平原地區更容易形成逆溫層
C在山地背風面,受渦流影響,大氣污染要比迎風坡嚴重
D盆地城市靜風頻率要遠高于平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