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對象是( )內土地的使用。
A.城市規劃區
B.城市建成區
C.市區
D.城市行政轄區
答案:A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是指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鄉規劃及其有關法律法規對于城市、鎮規劃區內建設項目用地提供規劃條件,確定建設用地定點位置、面積、范圍、審核建設工程總平面,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進行各項行政管理并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工作的總稱。
42.關于各類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有效的指導各類建設活動
B.保證各類建設工程按城市規劃的要求有序的建設
C.綜合協調個方面關系,提高建設用地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
D.改善城市市容景觀、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答案:C
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任務:①有效指導、調整并保證各類建設工程依照規劃要求有序的進行建設;②維護城鎮社會的公共利益和建設單位與個人的合法權益;③改善城鎮景觀面貌,提高環境質量水平;④綜合協調各有關部門對建設工程的管理要求,促進建設工程順利建設。而C項是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任務。
43.對于建設項目選址的申請,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經審核不同意辦理的,應( )。
A.退回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B.給予書面答復
C.改變選址地點并發給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D.不給予答復
答案:B
省級、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對建設項目選址的申請受理和依法審核后,應作出明確答復。對符合城鄉規劃的選址,應當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對不符合城鄉規劃的選址的,應當說明理由,給予書面答復。
44.下面列出的城市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需要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是( )。
A.城市道路和橋梁工程的修和養護
B.城市規劃區內公路和橋梁工程的修和養護
C.城市道路需要設置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建設
D.為解決施工期間臨時交通而設置的便道和便橋建設
答案:C
市政交通工程規劃管理的主要內容中,對城市橋梁(跨越和河道的橋梁,道路,或鐵路立交橋梁,人行天橋等)、隧道(含穿越河道、鐵路、其他道路的隧道、人行地道等)等交通工程要進行規劃控制,建設需要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于30%
B.紅線寬度于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30%
C.紅線寬度在40~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0%
D.紅線寬度小于4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15%
答案:B
根據《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3.1.2條,道路綠地率應符合下列規定:①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于40%;②紅線寬度于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30%;③紅線寬度在40~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5%;④紅線寬度小于4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0%。
46.城市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不包括( )。
A.規劃地段各個地塊允許的建設總量
B.規劃地段各個地塊的綠化率、公共綠地面積規定
C.歷史文化保護區、歷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體位置和界線
本文網 D.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重點保護地段的建設控制指標和規定
答案:C
《城市規劃強制性內容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城市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①規劃地段各個地塊的土地主要用途;②規劃地段各個地塊允許的建設總量;③對特定地區地段規劃允許的建設高度;④規劃地段各個地塊的綠化率、公共綠地面積規定;⑤規劃地段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規定;⑥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重點保護地段的建設控制指標和規定,建設控制地區的建設控制指標。
47.被許可人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應當依據規定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行政機關在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作出延續決定的,應視為( )。
A.不予延續
B.暫緩延續
C.準予延續
D.自行延續
答案:C
《行政許可法》第五十條規定:被許可人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但是,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被許可人的申請,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
48.行政法律責任是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當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指出下列說法中完全正確的是( )。
A.行政違法表現為行政機關違法,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B.行政違法表現為行政管理相對人違法,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C.行政違法表現為實體違法,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D.行政違法表現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法,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答案:D
行政違法,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因此行政違法包括行政主體的違法和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政違法可以表現為:行政機關違法和行政相對方違法、實體性違法和程序性違法、作為違法和不作為違法等形式。行政違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
49.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下列有關行政許可的審查和決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的審查,均應由行政機關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
B.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和不予行政許可決定,均應采用書面形式
C.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后,均應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行政許可證件
D.所有的行政許可均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答案:B采集者退散
《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來
源:
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機關能夠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書面的行政許可決定。
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行政機關應當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第三十八條 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
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需要頒發行政許可證件的,應當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下列行政許可證件。
50.某市某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區建材工業局管理的國有小磚廠出售。小磚廠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經營自主權為由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奉案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是( )。
A.市國有資產管理局
B.市經濟貿易局
C.市人民政府
D.區人民政府
答案:C
《行政復議法》第十三條 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