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1.下列名詞與解釋對應關系有誤的是( )。
A.住宅平均層數——住宅總建筑面積與住宅基底總面積的比值(層)
B.道路紅線——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C.居住區(級)道路——一般用以劃分組團的道路
B.鄉(鎮);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C.縣;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D.縣;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答案:B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劃區定界工作,以鄉(鎮)為單位進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36.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調整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須進行總結、論證、提交專題報告、認定、重新審批等一系列程序,而調整規劃的非強制性內容,則應由規劃編制單位對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 )。
A.提出調整的技術依據,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單位認證后備案
B.提出調整的技術依據,報規劃原審批機關備案
C.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編制調整方案后經規劃原審批機關備案
D.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編制調整方案后經上級政府認定后重新審批,報規劃原審批機關備案考試就到
答案:B
37.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 )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 )年。
A.1;10
B.1;20-()
C.2;10
D.2;20
答案:D
《風景名勝區條例》第十四條規定: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20年
38.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 )審批。
A.省、自治區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C.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
D.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
答案:D
《風景名勝區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
39.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的具體規劃管理辦法應由( )制定。
A.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城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區、直轄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答案:B
《城鄉規劃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40.關于建設用地規范管理,說法錯誤的是( )。
A.它是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的繼續
B.它和土地管理的區別在于形式和內容的不同
C.建設用地規劃管理與土地管理的聯系是管理的過程
D.它是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B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與土地管理的區別在管理職責和內容方面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