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城市經濟學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下面( )不是高新技術工業的特點。
A.R&D,創新和原型的生產活動,集中在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場所,主要是大都市中心及一些科技園區
B.高度技術性的制造業活動,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區
C.大規模的生產活動,長時間需要大量的半熟練勞力,擴散至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
D.經濟中心城市以制造業為核心產業而崛起
E.與客戶直接關聯的生產以及售后服務等,需要接近主要的大都市地區,并擴散到工業化及發展中國家的整個市場區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高新技術工業按其生產過程的四個階段,在空間組織上有相應的四個特點。
R&D,創新和原型的生產活動,集中在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場所,主要是大都市中心及一些科技園區。
高度技術性的制造業活動,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區。
大規模的生產活動,長時間需要大量的半熟練勞力,擴散至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
與客戶直接關聯的生產以及售后服務等,需要接近主要的大都市地區,并擴散到工業化及發展中國家的整個市場區。
2.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力結構與傳統工業有很大不同,呈現為( )的特征。
A.兩頭小,中間大
B.兩頭大、中間小
C.兩頭中間一樣大
D.一頭大、一頭小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力結構與傳統工業有很大不同,呈現為兩頭大、中間小,即高素質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數量大,半熟練的勞動力數量大,而處于中間的行政管理人員及熟練工人的數量小。
3.馬克思按照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的不同,將地租分為三類,即( )。
A.相對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
B.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
C.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相對地租
D.級差地租、相對地租和壟斷地租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馬克思主義認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繳給土地所有者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剩余價值。馬克思按照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的不同,將地租分為三類: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前兩類地租是資本主義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類地租(壟斷地租)僅是個別條件下產生的資本主義地租的特殊形式。
絕對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壟斷所取得的地租。絕對地租既不是農業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與其個別生產價格之差,也不是各級土地與劣等土地之間社會生產價格之差,而是個別農業部門產品價值與生產價格之差。因此,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而土地所有權的壟斷才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絕對地租的實質和來源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壟斷地租:是指由產品的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而轉化成的地租。壟斷地租不是來自農業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而是來自社會其他部門工人創造的價值。
級差地租: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級差地租是經營較優土地的農業資本家所獲得的,并最終歸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來源于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即超額利潤,它不過是由農業資本家手中轉到土地所有者手中了。
4.需求指向理論是指( )。
A.城市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內部市場對城市產品的需求
B.城市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外部市場對城市產品的需求
C.城市經濟增長取決于城市內部的供給情況
D.城市經濟增長取決于城市外部的供給情況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需求指向理論是指城市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外部市場對城市產品的需求。這種需求促使城市基礎產業部門(也稱輸出產業部門)的建立和發展,從而帶動非基礎產業部門(也稱地方產業部門)也得到相應的發展。供給基礎理論認為,城市經濟增長取決于城市內部的供給情況。
5.邊際效益遞減性是指( )。
A.在技術改變條件下,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后,每單位面積投資額增量從土地所獲得的收益較前遞減
B.在技術不變或在技術一定的條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后,每單位面積投資額增量從土地所獲得的收益較前遞減
C.在技術不變或在技術一定的條件限制下,在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后,每單位面積投資額增量從土地所獲得的收益較前遞減
D.在技術不變或在技術一定的條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每單位面積投資額增量從土地所獲得的收益較前遞減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邊際效益遞減性即在技術不變或在技術一定的條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后,每單位面積投資額增量從土地所獲得的收益較前遞減。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二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少選、多選或錯選都不得分)
6.高新技術工業代表是( )。
A.微電子
B.制造業
C.計算機
D.因特網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高新技術工業以微電子和計算機為代表。
7.西方古典經濟學家最早論述土地問題的是英國經濟學家( ),他于17世紀末首先提出了( )的概念。
A.大衛.李嘉圖;級差地租
B.杜爾哥;土地價格
C.威廉.配第;級差地租
D.威廉.配第;絕對地租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西方古典經濟學家最早論述土地問題的是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1623~1687),他于17世紀末首先提出了級差地租的概念,并對級差地租、土地價格等做了初步的闡述;隨后法國的杜爾哥(1727~1781)初步揭示了地租與土地所有權的關系;英國的亞當?斯密(1723~1790)發現了絕對地租的存在;大衛?李嘉圖(1772~1823)運用勞動價值論對級差地租做了完整而系統的研究。
8.下面哪些是經濟學對城市規劃的貢獻( )。
A.對城市增長和規模的預測
B.對具體城市問題的分析和規劃調控的對策建議
C.運用投資估算技術評估各類規劃方案
D.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
E.探討經濟社會的發生、發展及其規律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經濟學對城市規劃的貢獻包括對城市增長和規模的預測,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經濟資源和消費需求;對具體城市問題的分析和規劃調控的對策建議,如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城市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等;最常見的還在于運用投資估算技術,評估各類規劃方案以幫助政府和投資者決策,此外還包括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以保障規劃方案的實施等。
9.經濟學家的環境觀點就是要( )。
A.徹底排除污染
B.不否認即使在環境污染導致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受害者得到足夠補償的情況下,環境污染也依然存在
C.認為在環境污染導致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受害者得到足夠補償的情況下,環境污染就會消失
D.使污染保持在最適當水平
正確答案:BD 解題思路:經濟學家的環境觀點并不是要徹底排除污染,不否認即使在環境污染導致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受害者得到足夠補償的情況下,環境污染也依然存在。環境經濟學更關心的是求得污染的最適當水平,在這個水平上,任何進一步降低污染的努力加之于社會的成本就會大于社會從降低污染所得到的福利。
10.下面關于經濟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著經濟的增長
B.經濟增長一定代表經濟的發展
C.經濟發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還應含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
D.經濟發展只指收入的提高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者經濟的增長,沒有增長的發展是不可能的;但是,經濟增長并不一定代表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還應含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其中兩個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工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