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現場砼均采用預拌砼,冬施期間砼強度等級分別為C25、C30等,要求攪拌站提前做好各種強度冬期砼的試配,砼中摻加早強型的復合防凍劑。
1)砼材料要求
拌和物所用的骨料等必須符合冬施的各項要求,應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溫控制在60~70℃,水泥不得直接加熱,使用前宜運入暖棚內存放。
水泥要采用普通硅酸鹽或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P.O42.5,砂中含泥量≤3%,泥塊含量≤1%,石中的含泥量≤1%,泥塊含量≤0.5%.水泥不得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
水泥、防凍劑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等質量證明文件,并要有復試試驗報告。
為減少凍害,盡量降低砼中水的用量,每立方中水泥的含量不得低于300Kg,水灰比小于0.6,砼的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為加快拆模時間,提高砼的早期強度,減少凍害,在砼中加入早強型復合防凍劑,摻量由攪拌站通過試配確定,但配制與加入防凍劑,應設專人負責并做好記錄,嚴格按劑量要求滲入。
砼運到現場后的不低于10℃,入模溫度不低于5℃,如發現砼溫度過低或已遭凍結,則作為廢品退回攪拌站。
2)砼攪拌
攪拌砼時,骨料中不得帶有冰、雪及凍團。
拌制摻用防凍劑的砼,當防凍劑為粉劑時,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當防凍劑為液體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然后再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應分別置于明顯標志的容器內,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劑溶液應一次配成。
3)砼的運輸
砼的運輸過程是導致熱量損失最關鍵的階段。因此,必須加快運輸速度,降低周轉次數。途中的熱量損失不能降低的過快,要求每小時不能超過4~5℃,同時運輸到工地時,砼出罐車時溫度不低于10℃,砼入模溫度不低于5℃。因此,攪拌站應合理確定砼的出罐溫度,并將各種環節的熱量損失考慮進去。
合理安排行車路線,既要縮短運距,又要避免堵車現象,從出機到現場澆筑盡量控制在兩小時以內。
混凝土運輸車要做保溫,保溫性能不得低于采用包裹50mm厚保溫被包裹下的效果。
罐車進場后及時安排澆筑,避免停留時間過長而造成溫度降低或離析現象。
施工現場用的地泵管外側均做保溫,采用包裹兩層阻火草簾被的作法,并用鐵絲綁緊。
4)砼的澆筑
砼澆筑前應將鋼筋、模板上的霜凍、冰雪等清理干凈。
砼運到作業面以后,應快鋪料、快振搗、快抹平,并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被。盡量減少作業面,降低砼暴露的時間和面積,將熱量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施工縫的留置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下次澆筑時,接縫處的砼強度應不小于4Mpa.
5)砼的保溫、養護措施
根據冬施期間的施工任務安排,從施工質量、施工工期、施工費用三方面綜合考慮,本工程砼的保溫養護采取綜合蓄熱法,其特點是砼早期強度增長較好,費用較低。砼中摻加早強型的防凍劑;當室外最低溫度不低于-15℃時,受凍臨界強度不小于4Mpa;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30℃時不得小于5Mpa.
墻模板背面粘貼5cm厚的聚苯板進行保溫,保溫層應嚴密,固定牢固。墻體模板盡量減少“冷橋”現象,嚴寒天氣澆筑墻體砼時應在墻柱模板外掛草簾被。墻體砼達到1.2Mpa后可松開模板對拉螺栓,等達到4Mpa臨界強度后再拆除模板。此時拆模要迅速,然后利用穿墻螺栓孔穿鋼筋掛一層塑料布、二層草簾被保溫達到臨界強度,且砼表面溫差不得超過20℃,然后拆除保溫。
頂板砼在澆筑完畢后隨即抹平,然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再覆蓋兩層保溫被,并用腳手板壓住,不要留下腳印。板四周外側保溫是薄弱部位,其保溫厚度應增到面部位的2-3倍,采用三層草簾被覆蓋,順下來包住砼模板的外側,并用木條和鐵釘釘住,減少透風量。
剪力墻上部插鐵部位砼保溫∶此部位是保溫的薄弱環節,保溫使用草簾被卷起填塞在剪力墻頂及鋼筋之間,要求填塞嚴密。
砼在未完全冷卻前,具有較的塑性,同時容易遭受凍害,所以在砼尚未完全冷卻前不得遭受沖擊荷載和動荷載。在砼強度不足4Mpa前,不得上人或堆放重物,如模板、鋼管、鋼筋等。
樓板表面的保溫層,在砼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后,砼表面溫度小于+5℃度;砼表面溫度與氣溫差小于+15℃。
當室外溫度低于-5℃時,或因施工進度要求需提前拆除模板時采取以下措施:
頂板面下部空間使用苫布將四周嚴密封閉,澆筑完墻體混凝土后,及時將頂部用塑料布等保溫材料進行封閉覆蓋,然后在房間內部用暖風機取暖。使用暖風機加熱保證環境溫度不低于50C,暖風機數量應能保證施工要求(房間內每15平米需暖風機功率為8kW左右),用暖風機加熱達到混凝土臨界強度后停止然后拆除墻體模板。
暖風機使用專用供電線路,下部設置穩定的基礎,遠離木枋等易燃物,距離墻體應于300mm,并設專人對暖風機使用進行安全巡視、檢查。
砼養護過程中的溫度計算及強度驗算:
因120mm厚頂板具有代表性,故取之計算:蓄熱材料采用二層5cm厚阻燃草簾被,覆蓋養護,養護期間平均溫度計算如下:
a、砼養護開始到任意時刻t的溫度:
b、砼蓄熱養護開始到任意時刻t的平均溫度Tm
6)砼試塊制作:
冬施期間的砼試塊除按常溫施工要求留置外,還應增設不少于3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用于檢驗受凍前的砼強度、用于結構實體檢驗和同條件養護28d轉入常溫養護28d的砼強度以及推測砼各階段的強度。結構實體檢驗用試塊的等效養護齡期可取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以下的齡期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天,也不宜于60天。
墻、柱冬期同條件試塊一覽表
組別要求強度制作頻度用途
11.2MPa每兩層一次掌握松螺桿的致時間
24MPa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拆模時間
3設計強度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結構實體檢驗
4設計強度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砼強度等級
5設計強度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冬期砼強度等級
頂板、梁冬期同條件試塊一覽表
組別要求強度制作頻度用途
14MPa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撤除保溫時間
2設計強度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拆模時間
3設計強度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結構實體檢驗
4設計強度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砼強度等級
5設計強度每個流水段一次確定冬期砼強度等級
7)砼的測溫
測溫孔的布置及作法
測溫孔的布置放在具有代表性及容易遭受凍害的部位,在板的四角及板中間設置。
墻體:每道墻一個點,孔深為墻體厚度的12,垂直留置。
樓板:測溫孔要垂直插入留置。樓板以表面溫度代替混凝土溫度,每15平米左右設置一個測溫孔,孔深為板厚的12.
測溫孔做法
提前繪制出測溫孔布置圖,根據測溫孔布置圖布置測溫孔。測溫孔采用φ10-φ15薄鋁管或鋼管制作,一端封閉,在砼未初凝前插入砼內,按測溫孔編號插上相對應的三角旗……注意留孔時要有專人負責,以防施工人員踩壓。
現場測溫安排:
測溫項目測溫條件測溫次數測溫時間
砼養護溫度4Mpa前晝夜12次每2小時一次
4Mpa前晝夜4次每6小時一次
氣溫度同養護溫度同養護溫度
注;表中臨界強度用同條件試驗來確定,按施工經驗知一般3天即可達到,即每2小時一次測溫共測3天,三天后每6小時測溫一次,直到砼溫度達到0℃停止測溫。
測溫操作要求
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用保溫材料堵塞測溫孔口,溫度計留置在孔內3-5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視線成水平,采用光源照射讀數,光源要平照,仔細讀數,并匯入測溫記錄表,同時將測溫孔用保溫材料堵塞(覆蓋)好,把三角旗插入測孔內,或按電子測溫儀的說明書要求。如室外氣溫突然下降,低于預計值,或測得砼溫度低于熱計算值要求時,應立即補加保溫層,防止砼早期受凍。
測溫工作的管理
測溫記錄表由項目部現場專職測溫員填寫。
測溫記錄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字跡工整,不得有涂改現象。
專職測溫員必須經過培訓,了解冬期施工的性質、測溫要求,對現場覆蓋不嚴、溫差過、砼溫度過高或過低等不正常現象要有靈敏反應,并及時向項目部技術組報告。
每次測溫填寫砼測溫標識牌。每次測溫完,及時整理測溫記錄簽字齊全后報項目部技術組,逢夜間要做好交接班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