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的歷史源遠流長,尤其是近幾年,社會對項目管理的需求逐漸增,項目管理成了熱門,有超過MBA之勢。項目管理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項目乃至企業的命運。因此,施工企業如何搞好項目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是值得每個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探討的。本人參加過國內以及國外的一些項目,認為我們的項目管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本人涉足項目管理領域的時間尚短,理論知識學的也較少,現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以及學習心得,就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進行探討,與同行們共同提高。
一、項目策劃與計劃
(一)對于型項目,項目策劃是必不可少的,是項目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但有些項目卻忽視了這一步。項目策劃中應提出項目要達到的總體目標,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和措施,但可以不包括有關技術方案、進度計劃以及具體措施等的詳細描述。打個比喻,項目策劃類似于諸葛亮的前出師表。項目策劃是整個項目管理的思想和靈魂,對整個項目管理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項目策劃的好壞,是項目成敗的關鍵。項目策劃最好由項目經理自己進行編制,也可以在項目經理的指導下由其他了解項目情況的人員編制。
(二)項目計劃是對項目策劃的細劃,它直接關系到項目能否順利進行。項目計劃是整個項目的頭腦,判斷一個項目的管理是否混亂應該首先看項目計劃。有些項目計劃不是很科學,或者缺乏嚴肅性,這樣會使項目進行的比較混亂,造成的結果可能會是不能按計劃完成,或比計劃提前好長時間完成,降低項目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項目計劃的內容至少應該包括項目的任務、資源配置和時間安排(進度)。計劃的詳細程度就取決于對這三個方面的考慮程度。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項目計劃越詳細、越符合實際情況越好,項目進行的也就會更加順利。但是在編制項目計劃時,這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幾乎所有的計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需要進行調整,這就需要項目經理的協調。另外,項目計劃可能會有不同的層次和結構,所以項目計劃不應該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應該是整個項目組成員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進度控制對項目的進度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能否順利的按計劃完成。
對于一般的中型項目在人員組成中都設有計劃控制工程師。有些計劃控制工程師能夠借助相關的設備編制各種表格,對各個部門報上來的進度進行匯總然后報給上級或委托方;還有些計劃控制工程師只是一個擺設,或者空缺。這些計劃控制工程師并沒有發揮其職能范圍內的作用。作為一個計劃控制工程師,應該嚴格按照項目計劃跟蹤整個項目以及各個部門或各個單位的進度,發現問題及時向項目經理匯報,以便提出整改或補救措施。如果當某個部門按項目計劃應該完工而沒有完工時,計劃控制工程師才發現,這時已經太晚了,不用說采用撤職或者罰款的手段,即使將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殺了也是無法按計劃完成了。如果這個部門的任務是一項關鍵性的工作,勢必會影響整個項目的工期。
對于項目的整體進度或某一單項工作的進度,如果按照計劃的工期延期了,當然應該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而如果按照計劃的工期提前了,也屬于不正常現象,這時也應該分析原因,必要時做相應的調整。本人在參加一項國際項目時遇到過類似問題。當時我們只是比計劃提前了一天,但是業主就要求我們要用書面文件進行解釋。可見,對于項目管理并不是向我們中國的傳統那樣,提前完工就應該受到獎勵。
三、質量、進度、費用的關系
項目產品的質量控制、項目的進度控制、項目的費用控制是任何一個項目都不可缺少的三控制。我們經常說要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任務,并最限度的節約項目的費用支出,為什么節日獻禮。這種說法不是很科學,因為這三者的關系是相互至約、相互影響的,并不是相互促進成正比的關系。
(一)質量與進度的關系。現在我們在假設不考慮費用的前提下,討論項目的質量與進度的關系。如果一定要追求質量非常高,必定會影響進度;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追求進度,必定會影響質量。俗話說:“慢工出細活”。目前,在我國有好多項目都無味的追求進度,甚至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來保證進度。這是很不正常的,因為不象是戰爭年代,必須在某個時刻拿下某個山頭,否則損失慘重。現在是和平年代,進度應服從于科學。比如,近期剛剛完工的西氣東輸工程,假如晚一年竣工,又能怎樣?難道會有人因為晚一年用上天然氣會得病或死亡嗎?為什么非得那么急?如果多給承包商一定的時間,使計劃更科學、更合理些,我相信工程的質量會更高,留下的遺憾會更少。
(二)質量與費用的關系。如果不考慮進度因素,質量與費用也是一對矛盾。追求高質量,會增費用支出;降低費用支出,會降低質量。我國近幾年發生過許多起質量事故,應該說部分是由于費用太低,而導致承包商如果不偷工減料,就得賠錢。企業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最化,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沒有賠本的買賣。
(三)進度與費用的關系。如果拋開質量,進度與費用也是一對矛盾。要縮短工期,必然要增人力和設備的投入,從而增費用支出;相反,降低費用支出,必然會使承包商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從而使進度簡慢。
四、知人善任知人善任,就是不僅要善于發現人才,還要善于用人。
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漢高祖劉邦說過一句名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連百萬之眾,戰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撫百姓,籌軍餉,不絕糧道者,吾不如蕭何;吾能用之,所以能得天下。可見知人善任是何等重要。
作為一名項目經理,要管理好一個項目,必須要做到知人善任,因為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面面精通。現代社會,領導工作千頭萬緒,極為繁雜,如果領導干部事無巨細都事必躬親,即使有三頭六臂,也會應接不暇,難免事與愿違。所以領導必須學會正確授權。有些人才在某一方面非常優秀,可以稱他為專才,但他可能不是全才。如何管理和利用這樣的人才?關鍵的一條就是不要給他們太多的繩索。人才是不一樣的,關于人力資源的理論全世界也就那么幾套,公式也就那么幾個,但人才卻是千變萬化的,是動態的。每一個人力資源理論都是滯后的,但公司里每一個人都是需要第一時間就被信任的、被尊重的,因此,這是一個需要建立機制的時代。
五、團隊管理
(一)所謂團隊管理,首先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一車沙子從一座樓頂上倒下來,對地面的沖擊是不太的,而如果把一整車已凝固成整塊的混凝土從廈上倒下來,其結果就不一樣。團隊管理就是把一車散沙變成已凝固成整塊的混凝土,將一個個獨立團隊成員變成一個堅強有力的團體,從而能夠順利完成項目的既定目標。
沙土需要搭配石頭、鋼筋和水泥等才能形成混凝土,在團隊建設中同樣如此。每個成員的知識結構、技術技能、工作經驗和年齡性別按比例的配置,達到合理的互補,決定了這個團隊的基本要素。
有了沙土等基本要素,沒有水,不進行攪拌,還是不能成為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水就是一種良好的團隊氛圍。具備了這種氣氛,意味著項目成功了一半。項目經理在團隊管理中相當于攪拌機的作用,組織會議,與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
(二)在團隊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強將手下無弱兵。這說明了沒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將。一個合格的項目經理首先是一個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好的規章制度可能體現在,執行者能感覺到規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覺得規章制度會是一種約束。項目經理雖然是規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監督者,但是更應該成為遵守規章制度的表率。
(三)在團隊管理中應建立明確共同的目標。不同角色的成員的目標是不一致的。項目經理直接面向客戶,需要按照承諾,完成項目目標。項目成員可能是打工者心態,干一天得一天的工資,加班要給獎金。團隊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項目的目標和期望值,會有很的區別。好的項目經理善于捕捉成員間不同的心態,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勁往一處使,使得團隊的努力形成合力。
(四)在團隊管理中應營造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假如項目缺乏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項目成員的力量就很難合在一起,家相互扯皮推諉指責,項目也就不可能成功。在生活中,項目經理需要多關心多照顧項目組成員,讓家都能感受到團隊的溫暖。
六、和諧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殘缺中的和諧!
殘缺可能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作為個體的集合,組織就如一個樹林,不同的鳥兒聚在其中,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生態環境。面對于此,有效的管理決不是一個單純過程,它應當具有針對性、包容性和靈活性,否則,管理就喪失了它的本質意義。
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魚缸里的水雖然清澈見底,但生長在其中的魚長不,活不長。江河的水雖然混濁,卻能夠容納更多更的魚。從管理學的原理來看,組織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順理成章,和諧有序。
管理者首先應該承認并學會欣賞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差異性。比如在能力差異上,能力強的員工恰恰在能力較弱的員工那里獲得自信感,而能力差的員工又以能力強的員工為榮耀,并從中獲得安全感。雙方的差異性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著一種彼此依賴和滿足的關系。如果在一個公司全都是優秀的精英分子,那么,就可能出現相互抵消的消極現象。
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在談到處理不稱職員工的時候,不盲目學習西方那種簡單的辭退法,而是交給人事部門,尋求其他安排渠道。這樣做,正是在承認人的差異性的基礎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訓,并積極為其尋找和搭建發揮自我優勢的平臺。
現今,各個工程項目都需要進行項目管理,各種各樣的項目經理培訓班也應運而生。但是,作為項目經理不但需要從書本上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還應該不斷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項目管理工作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