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19日召開,該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
多位權威人士此前向《經濟參考報》證實,在上述會議召開后,五年一度的全國環保大會也將在三季度召開。在這期間,將有一系列涉及節能減排的重大政策文件出臺《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節能降耗、污染物減排領域的多位權威專家,解讀“十二五”節能減排方針。
力避“先發展后節能”模式
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此前初定的41億噸全國一次性能耗總量控制目標,以及環保部此前初定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獲得分解,節能目標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得以通過。
會議指出,要抓緊分解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切實把落實五年目標與完成年度目標結合起來,把年度目標考核與季度跟蹤檢查結合起來。國家發改委原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稱:“如果這一指標得到落實,各個地區和行業一旦在“十二五”期間突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就會被提高能源效率,從而對“兩高”行業實現剛性約束。”
周大地表示,“十二五”期間,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即能耗總量除以GDP總量)的控制方面,國家將力避“十一五”期間的“先發展后節能”的教訓。
央行節能減排辦公室副主任辛小光向《經濟參考報》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對地方節能增加“中考”“小考”。在“一年一考”的基礎上,再細化為“半年一考“一季一考”,將年度指標分解為季度指標,并考慮用電峰谷等季節性因素,以避免“十一五”期間“平時耗能排碳,期末拉閘限電”的扭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