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此次“謠言”,讓公眾“意外”發現了晶科的污染事實。2011年9月19號當天,浙江晶科能源公司的股價暴跌超過20%,一個小時內其股市值蒸發約4000萬美元。這樣慘痛的教訓,會讓更多的企業引以為戒。晶科污染事件發生的背景,是整個浙江光伏產業的大躍進式發展時期。在此過程中,當地眾多光伏項目匆匆上線,而環評落后于投產、先上車后買票的現象并不少見。事實上,在這場光伏大躍進之初,浙江省已明確提出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浙江省經信委副主任凌云此前曾表示,浙江鼓勵發展光伏產業,但不包括該省資源環境不允許的多晶硅提純項目。但“把環保作為發展光伏前提”的浙江,依然沒有避開光伏污染問題。
業內專家表示,有些大企業為了謀求規模擴張而兼并小企業,但小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的缺陷很難彌補,如果要對其進行改造,改造費用又相當大。景朝暉稱,晶科2009年接手太陽谷后,已對整個生產線做了整改,包括擴張產能,總投入達到3000萬人民幣。他還指出,浙江在光伏行業的發展不如江蘇和安徽,省內沒有一家大型領軍企業。晶科作為國內比較領先的光伏企業,在落戶海寧時,肯定會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可能存在“沒有落實環保就上馬項目”的所謂“先上車后買票現象”。或許,這也就是為什么,海寧市環保局今年4月已發現浙江晶科能源的排污問題,但卻執行不力的原因。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表示,在某種意義上,晶科能源的污染問題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這是一個契機,讓政府好好思考,企業在發展中如何保護周邊居民健康的問題”,“也可以借此對所有光伏企業做一次大的整改,提升整個行業的環保水平”。
擴展閱讀:
根據海寧市環保部門的調查,今年8月26日“浙江晶科能源公司”污泥受雨淋污染河道,造成河水氟化物含量嚴重超標致魚死亡。查看詳情《《
推薦閱讀:
什么是污染 引起環境污染的原因
直擊云南"死亡村"背后真相 鉻污染之罪孽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