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6頁
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B2.D3.A4.C5.C6.B7. C8. C9.D10. C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2.ABCDE3.ABC4.ABCD 5.ABCDE
三.名詞解釋
1.是經濟外部的一種表現形式,當一個人或企業的經濟活動依賴或影響著其他人或企業的經濟活動時就產生外部性。外部性的負效益也稱外部不經濟性。
2.對擬議眾的建設項目、區域開發計劃和國家政策實施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后果)進行的系統性識別、預測和評估。目的是鼓勵在規劃和決策中考慮環境因素,最終達到更具環境相容性的人類活動。
3.是指在某一區域環境范圍內為了達到預定的環境目標通過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環境最大允許負荷,并以此進行合理分配最終確定區域范圍內各污染源允許的污染物排放量。
4.指水體可以在其環境容量范圍內經過自身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使受納的污染物濃度不斷降低,逐漸恢復原有的水質。
5.指某環境單元所允許承納污染物的最大數量,它是一個變量,分為基本環境容量和變動環境容量。
四、簡答題
1. (1)保證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導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強化環境管理
(3)為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
(4)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
2.設點的測量值能反映一定范圍地區的大氣環境污染的水平和規律,設點時應考慮自然地理環境、交通和工作條件,使測點盡可能分布比較均勻,又方便工作,監測點周圍應開闊,采樣口水平線與周圍建筑物高度的夾角應不大于30度,測點周圍應沒有局地污染源,并應避開樹木和吸附能力較強的建筑物,原則上應在20米以內沒有局地污染源,在15-20米以內避開綠色喬木灌木,在建筑物高度的2.5倍距離內,避開建筑物。
3.(1)河流中的BOD的衰減和溶解氧的復氧都是一級反應,
(2)反應速度是定長的,
(3)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則是大氣復氧。
4.目的是通過對區域開發活動的環境影響評價以完善區域開發活動規劃,保證區域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意義:(1)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從宏觀角度對區域開發活動的選址、規模、性質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因此,可避免重大決策失誤,最大限度減少對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破壞。
(2)可為區域開發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區項目的篩選提供決策依據。
(3)有助于了解區域的環境狀況,和區域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從而有助于制定區域環境污染總量控制規劃和建立區域環境保護管理體系,促進區域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4)可以作為單項入區項目的審批依據,和區域內單項工程評價的基礎和依據,減少各單項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內容,也使單項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兼顧區域宏觀特征,使其更具科學性,指導性,同時縮短其工作周期。
5.ISO14000的服務對象廣泛,要滿足職工、顧客、政府、合同方、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內容側重點是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標準實施的目的是幫助組織實現環境目標和經濟目標的統一,支持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ISO14000系列標準是近20年來環境保護思想、環境管理手段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晶,體現了環境領域的最新發展,合乎國際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五、問答題
1.(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2. 評價重點:城市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
評價方法:專業判斷法、調查評價法、費用效益分析法,采用較多的是實測法和調查評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