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21.在投資體制改革新形勢下,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在實行( )。
A.核準制
B.審批制
C.備案制
D.備查制
22.對于《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以外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企業按照( )向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備案。
A.資本流入原則
B.分級審批原則
C.建設項目的性質
D.屬地原則
23.實行核準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 )完成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手續。
A.辦理備案手續后
B.項目開工前
C.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前
D.提交項目申請報告前
24.針對不同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其審批的時限要求不同,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時限分別為( )。
A.60日內、45日內、30日內
B.60日內、30日內、15日內
C.60日內、45日內、20日內
D.60日內、30日內、20日內
2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準之日起( ),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
A.六年內
B.超過六年
C.五年內
D.超過五年
26.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實施主體是( )。
A.規劃的編制機關
B.建設單位
C.行政主管部門
D.有關專家
27.對超越法定職權、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條件作出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決定的直接責任人員,建議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情節較重的,給予( )。
A.記大過處分
B.降級處分
C.撤職處分
D.拘役處分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明確了建設單位的違法行為和處罰,其中不能承擔法律規定的行政處分責任的建設單位人員是( )。
A.國有企業的主管人員
B.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
C.私有性質的建設單位有關人員
D.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職工
29.建設項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區域的不良環境影響,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爭議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 )審批。
A.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
D.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30.《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規定,有色金屬冶煉及礦山開發、鋼鐵加工、電石、鐵合金、焦炭、垃圾焚燒及發電、制漿等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 )負責審批。
A.省級環境保護部門
B.地級市環境保護部門
C.上一級環境保護部門
D.各級環境保護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