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施工質量
日本的橋梁施工通過其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特別是通過照片寫實管理,使其施工質量得以保證。我們所實習過的幾個橋梁工地,鋼筋全部由別的公司根據圖紙要求,在工廠制作,并根據施工進度運到現場,以減少在現場停放時間,避免了鋼筋的銹蝕。而我所帶去的照片,包括福建南平大橋和廣東省羅浮山大橋(全長1300米),日本同行看后指出的問題是,鋼筋怎么都銹成這樣了,我的解釋是,這是因為中國的南部氣候潮濕和常下雨的緣故。日本同行說那就沒有辦法防止了嗎?或者使其銹蝕降低到最小程度?我的回答是,可能能做到。日本朋友的回答是應該能做到。那么我們的橋梁建設者該怎樣回答呢?該怎樣做呢?還有我們所參觀過的一座頂推橋梁和一座懸臂掛籃施工的橋梁,其頂推橋梁的階段制作設置在臨時制作的房子里,就連懸臂施工的掛籃也是在臨時做的房子里,因為這樣做不受氣候影響,從而保證施工質量。當時施工負責人問我,中國施工也制做這樣的房子嗎?我說也做。
五、敬業精神
在日本的一年感受最深的,還是其敬業精神,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工人,都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自己的工作干完了,如果不是到了規定的休息時間,都不會休息,而是主動幫助別人干,如果別人的工作不是很忙的話,就開始自覺的收拾、打掃現場。使現場干凈、整齊,使材料、工具放置有序,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倡導。我曾去過廣東省清遠北江大橋工地,是由開平市土木公司施工的,整個現場就給人一種井然有序的感覺,用過的材料均打成捆放在一起,而我去過國內其它很多工地,卻都做不到這一點。
六、設計方面
在公司設計部呆了三個月,讀了很多資料。作為設計的權威依據就是道路橋梁設計規范,它他共有五冊。第一冊是共同篇,第二冊是共同篇和鋼橋篇,第三冊是共同中篇和混凝土橋篇,第四冊是共同篇和下部構造篇,第五冊是抗震設計篇。每一冊后面均附有對規范的解釋。每一冊均由相應的專門委員會負責編寫。其委員會由全國橋梁設計、施工方面的專家組成。根據世界橋梁的發展狀況和設計、施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基本上每年都再版、修訂一次,使規范不斷豐富、不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設計的計算書問題,在日本設計公司除提供設計圖紙外,還需提供一份詳細的計算書。其計算書的格式及需提供的內容均有明確規定,杜絕手寫,所以計算書清晰、明了。我國設計單位自從實行全面質量管理以后,對設計圖紙的圖幅、字體大小基本上有統一規定,使得設計圖紙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對計算書,是否需提供,并沒有明文規定,更沒有對計算書的格式、內容制定統一的標準,所以設計單位的計算書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存檔,也不便于日后查找,在這一方面,加以規范化管理是很必要的。
七、結論
目前我國的橋梁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在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以及設計方面,學習和借鑒國外好的經驗,才會使我國的橋梁設計水平與施工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