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新顏的場內裝飾
工人體育館的比賽大廳的色調曾讓設計師費了一番腦筋,“我們提供了冷色調、暖色調以及中性色調3種方|考試|大|案以供甲方選擇,也全都畫了效果圖。甲方認為體育館賽時是拳擊比賽,需要熱烈一點的顏色,而賽后運營很大一部分是開演唱會,從各方面講都傾向于暖色調。所以,最后整體色調為以紅為主,比賽大廳重新更換的12000個固定坐席和1000個臨時坐席的顏色為紅黃搭配。”黃盛昕說。
而觀眾首層疏散大廳的內裝飾也舊貌換了新顏,大廳屋頂拋棄了以前木龍骨、綠灰漿的弧形吊頂,采用三維立體的弧形吊頂裝飾,用的是紅白相間的鋁扣板。比賽大廳原來綠色的中心環吊頂變為淺白底色,并增加紅色八角星裝飾圖案,八角星外有一金黃色環形帶。輪輻式雙層懸索結構的天花板看上去有點像一只巨大的電風扇外罩,更具動感。
另外,體育館首層入口大廳內屋頂照明燈由筒燈改為吊燈。在燈光的照耀下,改造后的體育館更加金碧輝煌,富有層次感,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和現代感。出于拳擊比賽對于場地燈光的要求,比賽大廳天花板上還垂下幾組臨時吊掛的排燈,燈光直達場地中央紅白藍3色相間的拳臺,賽后這些燈具可重復利用,安回頂棚。
運營設計示范場館
工人體育館是最早開工的奧運場館之一,也是被奧組委定為唯一奧運運營的示范場館。
“建設方只是搭臺的,將來唱戲的各種各樣不同的人員,而奧運會有特殊的功能要求,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和一般工程只有一個甲方不同,奧運會功能要求來自多方,很多問題奧組委還得和相關國際單項運動組織、BOB(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協調,并取得他們的批準。而這有一個工作周期,奧組委也不可能一下把所有的要求提得這么明確。甚至奧運大綱到后期都還有很多調整。但工期不能等,活必須干在前頭,后期只能隨著奧運功能調整而改動。可能奧組委很早以前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工程建設的前期就開始組織運營設計。”黃盛昕說。
因為工人體育館較早開工,而且和當時還未建成的新建場館不同,這是現實中存在的一個館,而且它的奧運會及殘奧會功能都很齊全,因此,工人體育館有幸成為示范場館。由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親自主持,2005年7月28工體館內隆重舉行了示范場館工作啟動儀式。
“運營設計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把這個奧運的功能全部貫徹到圖紙里頭,功能細到一張桌子上擺幾部電話,都要表現出來。”黃盛昕認|考試|大|為示范場館的意義是拿這個工作來整個推動奧運場館建設,“我理解兩個目的,一是為了以后少走彎路,少一些因為功能調整而拆改;另外一個也是為了奧運會的正常運轉,將來各國各種身份不同的人員來了,他可能一看到運營設計的圖紙,知道你場館怎么用,怎么運作,包括流線、包括使用方式、包括房間的設施,就如同使用說明書,一目了然。”
因為是示范場館,工人體育館的改造完全是建立在運營設計基礎上,將奧運會8種人的功能分區分得非常明確。比如在場館疏散人流的設計上,原來館外場區只有北門、東門以及東南門的工人體育館,改造后在西側開一個和東門一樣大小的西門。奧運會期|考試|大|間,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將從西門進入,媒體及VIP人員從東門和東南門進入,觀眾則從北門和東門進入場館。除此之外,整個涉及安保控制線以內的所有設施都要綜合考慮,合理布置,所有的具體功能都安排得非常詳細,滿足奧運需要。
雖然改建工程已經圓滿完成,奧運會也已經召開,但作為設計方,在賽時還有保駕護航的工作。設計團隊必須根據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在細節處雕琢,按照工作部署,做后期的工作。“對我們來說,實際上,只有奧運會和殘奧會勝利閉幕了,才能真正舒一口氣。”黃盛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