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1 在高空中的冰晶會催化臭氧分解,造成臭氧層空洞。這是均相還是異相催化反應的實例?試解釋它。
3.2 硫化氫(H2S)是工業廢水常見污染物。一個除去H2S的常用方法是用氯水處理廢水,這時發生如下化學反應:
H2S(aq) + Cl2(aq) = S(s) + 2H+(aq) + 2Cl-(aq)
如果每個反應物的反應級數都是一級,而且
3.3 許多金屬催化劑,特別是貴金屬催化劑,經常要沉積在高比表面(比表面:單位質量物質的表面積)的物質(如礬土,Al2O3,或硅膠,SiO2)上形成很薄的一層薄膜。為什么這樣做可以提高催化劑的效率?
3.4 在催化劑存在下,D2與乙烯(C2H4)反應,得到CH2D-CH2D。(氘,D,氫的質量為2的同位素)。但是很少有兩個氘同時連到一個碳上,如CH3-CHD2。按照反應進行的順序解釋上述結果。
3.5 在沒有催化劑的情況下,某反應的活化能為85 kJ/mol。加入催化劑后,反應的活化能下降到55 kJ/mol。若碰撞因子保持不變,在下面兩個溫度下,催化劑可以使反應的速率分別提高多少倍?
(a)
3.6 脫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遺傳信息的基本載體。DNA的雙螺旋鏈打開時就會失去活性,這個過程是一個活化能約為400kJ/mol的一級反應。在
3.7 碘離子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據認為這個催化反應具有如下兩步機理:
H2O2(aq) + I-(aq) = H2O(l) + IO-(aq)
IO-(aq) + H2O2(aq) = H2O(l) + O2(g) + I-(aq)
(a) 若第一步反應為決速步驟,請寫出整個反應的速率公式;
(b) 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c) 指出反應的中間體(如果有的話)。
3.8 酶與其它催化劑不同,它的催化性能對于溫度非常敏感。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為一個典型的拋物線型,即存在一個最大值(與最佳溫度對映)。在較低溫度時,酶的活性通常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在達到最大值后開始隨溫度上升而下降。請解釋酶的這種性質。(提示:酶的形狀是由分子間作用力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