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三、閱讀題
主觀題
1. 框架結構和框筒結構的結構平面布置有什么區別?
標準答案:
框架是平面結構,主要由于水平力方向平行的框架抵抗層剪力及傾覆力矩。
框筒是空間結構,沿四周布置的框架參與抵抗水平力,層剪力由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腹板框架抵抗。傾覆力矩由腹板框架和垂直于水平力方向的翼緣框架共同抵抗??蛲步Y構的四榀框架位于建筑物周邊,形成抗側、抗扭剛度及承載力都很大的外筒,使建筑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框筒結構的適用高度比框架結構高得多。
2.簡述房屋建筑平面不規則和豎向不規則的類型。
標準答案:
《規范》列舉了三種平面不規則和三種豎向不規則類型,并要求對不規則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和內力進行調整等。
平面不規則類型包括扭轉不規則、樓板凹凸不規則和樓板局部不連續。
豎向不規則類型包括側向剛度不規則、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和樓層承載力突變。
3.框架結構和框架-核心筒結構的結構平面布置有什么區別?
標準答案:
框架-核心筒結構的周邊框架為平面框架,沒有框筒的空間作用,類似于框架-剪力墻結構。
4.在什么情況下設置防震縫、伸縮縫和沉降縫?
標準答案:
不規則結構設防震縫
平面長度和高度超過一定限值時設伸縮縫
主體結構與裙房高度與重量相差懸殊時,設置沉降縫。
5.防震縫、伸縮縫、沉降縫的特點和要求是什么?
標準答案:
防震縫從基礎至建筑頂部斷開,防震縫應有一定的寬度。
伸縮縫從基礎以上設置,若為抗震結構,伸縮縫的寬度不小于防震縫的寬度。
沉降縫將建筑物的兩部分從頂層到基礎全部斷開。沉降縫的寬度應符合防震縫最小寬度的要求。
6.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標準答案:
小震指該地區50年內超越概率約為63%的地震烈度,即眾值烈度,雙稱為多遇地震。
中震指該地區50年內超越概率約為10%的地震烈,雙為基本烈度或設防烈度。
大震指該地區50年內超越概率約為2%的地震烈度,又為稱為罕遇地震.
7.計算水平地震作用有哪些方法?
標準答案:
計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是將地震作用按水平和豎直兩個方法分別來進行計算的。具體計算方法又分為反應譜底部剪力法和反應譜振型分解法兩種方法。
8.什么是抗震設計的二階段設計方法?為什么要采用二階段設計方法?
標準答案:
第一階段為結構設計階段,第二階段為驗算階段。保證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在震不倒的目標實現。
9.什么是地震系數、動力系數和地震影響系數?
標準答案:
地震系數: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與g的比值。
動力系數:結構最大加速度反應相對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最大系數。
地震影響系數:地震系數與動力系數的積。
10.延性和延性比是什么?為什么抗震結構要具有延性?
標準答案:
延性是指構件和結構屈服后,具有承載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夠塑性變形能力的一種性能。
構件延性比:對于鋼筋混凝土構件,當受拉鋼筋屈服后,進入塑性狀態,構件剛度降低,隨著變形迅速增加,構件承載力略有增大,當承載力開始降低,就達到極限狀態。延性比是極限變形與屈服變形的比值。
結構延性比:對于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當某個桿件出現塑性鉸時,結構開始出現塑性變形,但結構剛度只略有降低;當塑性鉸達到一定數量以后,結構也會出現“屈服現象”即結構進入塑性變形迅速增大而承載力略微增大的階段,是“屈服”后的聯塑性階段。結構的延性比通常是指達到極限時頂點位移與屈服時頂點位移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