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先把攪拌好的混凝土放進一個長方形的模板機器里,再把削好的竹簽插進去,接著在模板上糊一層混凝土即可。針對近日媒體所曝光的合肥市部分建筑工地使用竹簽墊塊作為剪力墻鋼筋位置固定件的現象,已經炒的沸沸揚揚眾所周知。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武朝暉告訴合房網記者,作為剪力墻鋼筋位置固定件,并不是像媒體所說的“鋼筋門”,因為墊塊之前根本就沒有鋼筋,而是一整塊實心的混凝土,后來為了起到抗拉、不變形的保護作用,才加入的竹簽。
緊閉的大門 只剩下門外的竹簽碎片
鐵將軍把門 周邊居民紛紛避諱稱不清楚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根據媒體調查,使用竹簽墊塊的行為不但的確存在多時,而且使用范圍更涉及多家合肥建筑工地,業已形成了多個竹簽墊塊生產源頭。根據從事多年建筑行業的業內人士介紹,合肥城郊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生產。按圖索驥的合房網記者來到了竹簽墊塊源頭之一的合肥市繁華大道與宿松路交口東側,鄉村大院對面的村莊。
沖,根據字典中的定義,有“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的意思,而在方言中,山區的平地也叫沖。當合房網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市包河區繁華大道與宿松路交口的包沖時,小小的村落里人們一般有四種賴以為生的手段:一種是外出打工掙錢;一種是在家種植蘑菇等蔬菜作物;還有一種是廢舊物品回收;剩下一種就是生產竹簽墊塊的家庭作坊。
從8月29日的媒體曝光到合肥市城鄉建委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站下發《關于混凝土剪力墻使用竹簽預制件的通知》再到合房網記者親身暗訪,如今的包沖已見不到生產竹簽墊塊的家庭作坊,只能看到緊閉的涂滿藍色油漆的大門以及黝黑的粗鐵鏈、鐵將軍把門。村莊內的居民們對“生產竹簽墊塊的家庭作坊”避而不談,或閃爍其詞或訕訕回避,只剩下大門外還來不及打掃的破爛竹簽,仿佛一個奧斯卡·王爾德童話的注腳。
“我昨天也在電視上看到了,那些一掰就碎的土塊,但。..。.”除了大人們的莫衷一是,連還在上小學的小朋友也在但是之后沒了下文,一邊推說著一邊小跑著上學去了。
一掰就斷的竹簽墊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