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7-25 共5頁
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一)、(二)、(三)題各20分,(四)、(五)題各30分)
(一)
背景資料:某城市橋梁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承臺最大尺寸為:長8m,寬6m,高3m,梁體為現(xiàn)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
樁身混凝土澆注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到場就施工方法對作業(yè)人員進行了口頭交底,隨后立即進行1#樁樁身混凝土澆注,導管埋深保持在0.5~1.0m左右。澆注過程中,拔管指揮人員因故離開現(xiàn)場。后經(jīng)檢測表明1#樁出現(xiàn)斷樁。在后續(xù)的承臺、梁體施工中,施工單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針對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編制了專項方案,采取了如下防裂縫措施:
①混凝土澆筑安排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
②根據(jù)施工正值夏季的特點,決定采用澆水養(yǎng)護;
⑧按規(guī)定在混凝土中適量埋入大石塊。
(2)項目部新購買了一套性能較好、隨機合格證齊全的張拉設備,并立即投入使用。
(3)跨越既有道路部分為現(xiàn)澆梁施工,采用支撐間距較大的門洞支架,為此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并對支架強度作了驗算。
問題:
1.指出項目技術負責人在樁身混凝土澆注前技術交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正確做法。
2.指出背景中樁身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的錯誤之處,并改正。
3.補充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
4.施工單位在張拉設備的使用上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5.關于支架還應補充哪些方面的驗算?
(二)
背景資料:某污水廠擴建工程,由原水管線、格柵間、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組成,承包單位以2250萬元中標。原水管線基底標高為-6.00m(地面標高為±0.00),基底處于砂礫層內,且北鄰S河,地下水位標高為-3.00m。
項目部組建后,經(jīng)測算,該工程人工費為300萬元、材料費1200萬元、施工機械費為250萬元、措施費為80萬元、間接費為130萬元。綜合稅率為341%。
施工前,項目經(jīng)理及相關人員編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計劃,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點是控制主材價格和限額領料。
(2)人員工資嚴格執(zhí)行勞動定額。
(3)機械使用嚴格執(zhí)行定額管理。
問題:
1.分析背景,確定降水井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2.計算原水管線溝槽施工時地下水位允許標高。
3.計算工程直接費和計劃利潤(列出計算步驟)。
4.項目部應如何對施工成本進行動態(tài)控制?除背景材料中對主材價格的控制和限額領料以外,再列舉至少4條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三)
背景資料:某沿海城市電力隧道內徑為35m,全長4.9km,管頂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頂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檢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現(xiàn)場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
電力隧道沿著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側石邊攝近處僅2m左右。離隧道軸線8m左右,有即將入地的高壓線,該高壓線離地高度最低為15m。單節(jié)鹼管長2m,自重10t,采用20t龍門吊下管。隧道穿越一個廢棄多年的污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