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計算建設期貸款利息和各年固定資產折舊額為
?、儆嬎憬ㄔO期貸款利息為:
實際年利率=(1+年利率÷一年計息次數)一年計息次數-1
實際年利率=(1+8%/4)4-1=8.24%
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計+本年借款額/2)×年利率
第1年貸款利息=(2350/2)×8.24%=96.82(萬元)
第2年貸款利息=[(2350+96.82)+1500/2]×8.24%=263.42(萬元)
建設期貸款利息=96.82+263.42=360.24(萬元)
?、谟嬎愀髂瓿踅杩畋鞠⒗塾嬆瓿踅杩畋鞠⒗塾?上一年年初借款本息累計+上年借款+上年應計利息
第3年年初借款本息累計=(2350+96.82)+1500+263.42=4210.24(萬元)
③計算各年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7700×95%+96.82+263.42=7315+360.24=7675.24(萬元)
固定資產殘值=7675.24×4%=299.41(萬元)
固定資產年折舊=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折舊年限
=7675.24×(1-4%)÷8=921.03(萬元)
(2)計算第3年的稅后利潤并確定當年可用于償還建設期借款本金的資金總額。
?、儆嬎闵a期總成本費用為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價值÷攤銷年限=7700×5%÷5=77(萬元)
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流動資金借款×借款年利率=500×5%=25(萬元)
生產期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折舊費+攤銷費+維修費+利息支出
=經營成本+折舊費+維修費+財務費用
第3年的總成本費用=4800+921.03+77+4210.24×8.24%+25=6169.95(萬元)
②計算稅后凈利潤為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收入×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城建稅稅率+教育附加費率)
第3年的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8000×6.6%=528(萬元)
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總成本費用第3年的利潤總額
=8000-528-6169.955=1302.05(萬元)所得稅=利潤總額×33%
第3年的所得稅=1302.05×33%=429.68(萬元)
稅后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第3年的稅后凈利潤=1302.05-429.68=872.37(萬元)
③提取盈余公積金=盈余公積+公益金=稅后凈利潤×(10%+5%)
第3年的提取盈余公積金=872.37×(10%+5%)=130.86(萬元)
年未分配利潤=稅后凈利潤-盈余公積-應付利潤
第3年的年未分配利潤=872.37-130.86=741.51(萬元)
?、艽_定可用于償還建設期借款本金的最大償債能力為:
可用于償還建設期借款本金的最大償債能力=稅后凈利潤+年折舊額+年攤銷額
第3年的可用于償還建設期借款本金的最大償債能力=872.37+921.03+77=1870.4(萬元)
本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計×年利率
第3年的應計利息=4210.24×8.24%=346.92(萬元)
本年本金償還=年償債金額-本年應計利息
第3年的本金償還=1870.22-346.92=1523.48(萬元)
編制項目還本付息表和利潤表(將計算結果填人附表2、附表3)
附表2 借款還本付息表 單位:萬元
|
建設期 |
生產期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年初累計借款 |
|
2446.82 |
4210.2 |
2686.8 |
796.99 |
0 |
0 |
2 |
本年新增借款 |
2350 |
1500 |
|
|
|
|
|
3 |
本年應計利息 |
96.82 |
263.418 |
346.92 |
221.39 |
65.672 |
|
|
4 |
本年應還本金 |
|
|
1523.5 |
1889.8 |
796.99 |
|
|
5 |
本年應還利息 |
|
|
346.92 |
221.39 |
65.67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