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桃江縣浮邱山鄉新橋村籌資12萬元建設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驗收合格,從此,該村1800多畝稻田可望旱澇保收。
為了破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權責不明、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的難題,桃江縣采取用水戶協會“單元管理”模式,將水利工程的維修、管理、使用權交給農民,激發了農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近3年來,全縣共投入資金2.8億元,完成小小水利工程3.5萬處,新增灌溉面積12.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5平方公里,被評為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并在全省水利建設芙蓉杯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因經濟實力還不夠強,桃江縣用于水利建設的財政投入十分有限,組織群眾投工投資興修水利也遇到新的難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管水用水矛盾突出。2005年,該縣決定在栗港鎮開展用水戶協會“單元管理”試點,即以灌區、渠系、灌溉機埠、村組等為基本單元,按單元組建用水戶協會,由協會負責水量分配、水費收繳、工程維修和水事糾紛處理等,用水戶自愿加入協會。參加試點的五羊坪農民用水協會成立當年,就籌資4萬多元,投勞6700多個工日,完成小二型水庫除險達標1座,襯砌干渠6200多米。試點取得成功后,縣里力推廣這一做法。目前,全縣共建用水戶協會385個,入會農戶4.5萬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