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悉,朝陽、海淀兩區將各建一座中型廚余垃圾處理站。今后,本市將形成南宮、阿蘇衛等大型堆肥場為主體、中型餐廚垃圾處理站為支撐、社區小型廚余垃圾處理為補充的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理完整體系,徹底解決垃圾中惡臭氣味源。
據介紹,朝陽和海淀兩區將分別選址建設中型餐廚垃圾處理站,就近處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餐廚垃圾。目前,朝陽區開展垃圾分類的“三街兩鄉”餐廚和廚余垃圾都運往位于大興區的南宮堆肥場。海淀區部分街道則建小型餐廚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據介紹,目前東城、西城、宣武等城區餐廚和廚余垃圾主要運往南宮堆肥場集中處理,該場每天處理能力為1000噸,經堆肥場處理后的垃圾將轉化為有機肥。專家表示,目前的堆肥工藝比較適合本市大量餐廚垃圾處理,資源化率較高,占地和能源消耗相對較少。
此外,本市房山區和崇文區已分別建成了區域性中型餐廚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崇文區廚余垃圾生化處理站現在每天可處理廚余垃圾30噸。除居民分類垃圾中的廚余垃圾可全部處理外,崇文區所有餐飲企業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也都能消納處理。房山區良鄉廚余垃圾處理站也已經運行一年多。
本市的中型廚余垃圾生化處理站配備將基本完備。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各區因地制宜地在居住小區內建設小型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使得廚余垃圾得以就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