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A.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8.5年
B.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到2.23億人
C.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
D.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
2.《“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目標之一是( )。
A.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5%左右
B.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降低25%
C.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
D.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
3.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國推進信息化的基本方針是( ),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
A.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B.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
C.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現代化
D.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以信息化促進現代化
4.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健全我國區域協調互動機制的內容是( )。
A.健全控制機制、互助機制、合作機制和共享機制
B.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獎懲機制和扶持機制
C.健全控制機制、互助機制、獎懲機制和市場機制
D.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和扶持機制
5.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推進我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是( )。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城市群
6.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國推進城鎮化的基本原則是( )。
A.梯次推進、集約發展、合理布局
B.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
C.堅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優先發展小城鎮
D.完善功能、擴大服務,實現城鄉一體化
7.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十一五”時期,加快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應以( )為重點。
A.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
B.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C.加強信用教育
D.加快建立個人誠信系統
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條件下,實現規劃目標的主要途徑是( )。
A.實現規劃目標責任制
B.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C.加強宏觀調控
D.發揮政府對配置資源的引導調節作用
9.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了若干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其中有( )。
A.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
B.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
C.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增加到3%
D.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
10.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發展目標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凝聚人民意愿的國家戰略意圖,其中的量化指標分為( )兩類。
A.計劃性和市場性
B.指令性和指導性
C.預期性和約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