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單選練習題
1、潛在的總供給是指( )。
a.在一定條件下,國民經濟產品的生產服務能力
b.在一定時期內既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一國的國民經濟產品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時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總量
c.在一定的時期內和一定的價格水平上通過市場交換得到的物質總量
d.最終得到使用的供給總量包括消費性供給和投資性供給兩部分,是使用者手中產品服務的總和
2、下列關于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質量的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為( )。
a.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質量成正比關系
b.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質量成反比關系
c.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質量兩者都是我們所追求的,應該力求經濟增長數量與經濟增長質量的統一
d.我們應以國內、國際環境為前提,力求最大限度謀求經濟增長速度。速度是第一位的,經濟決定一切,經濟是我們建設的中心項目
3、屬于我國投資宏觀調控主要任務的為( )。
a.增強社會發展能力
b.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
c.調控投資產業結構和部門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d.在新形勢下繼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投資規模與范圍
4、關于項目法人設立的有關要求的敘述,最準確的為( )。
a.項目法人依照規定具體負責某一生產環節的安排、生產與監督
b.項目法人設立應依據規定在項目議定前定出
c.新建項目在項目建議書被批準后,應及時組建項目法人籌備組,具體負責項目法人的籌建工作,項目法人籌備組應主要由項目的投資方派代表組成。有關單位在申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時,須同時提出項目法人的組建方案。否則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不予審批
d.項目法人組織要合格,發揮其專職監理職能,保證項目按照正常的秩序和預定的環節完成項目的建設
5、下列是我國近年來外商投資產業的政策敘述,其中正確的為( )。
a.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技術開發和創新,鼓勵外商向中西部地區投資,進一步推進商業外貿、金融、保險、證券、電信等領域的吸收外資工作,改革外商投資管理體制
b.提高政策法規的透明度,清理并整頓不利于外資吸收的法規和政策
c.根據“十五”規劃確定的國民經濟發展目標及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充分考慮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雙邊和多邊協議和承諾,及時調整并公開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的工作機制
d.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逐步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加強涉外經濟法制建設,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執法力度,通過完善立法和加強執法,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經營自主權、維護投資各方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依法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
6、下列是關于反壟斷政策的手段及措施的敘述,其中不正確的為( )。
a.降低賣方集中度或抑制集中度上升,降低進入障礙或制止其上升,降低產品差別化程度
b.禁止妨礙正常交易的契約與合謀,禁止簽訂排他性交易協議
c.禁止對不同銷售對象實行價格歧視,禁止采取降低傾銷的辦法爭奪市場,壓制競爭對手,禁止采取不公正的競爭方法以及欺詐行為來壟斷市場,禁止企業壟斷的聯合
d.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各級政府管理部門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各具特色的戰略性、前瞻性、關鍵性的重大技術創新課題,倡導產學研聯合,擴大創新影響,整合國際創新資源。根據國家產業技術政策、結合本地區產業技術實際情況、合理使用政府技術創新資金,同時開展有關技術創新的政策、法規研究,積極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有效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快速發展
a.充分運用和發展市場對科技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種科技資源,引導社會投資,多渠道增加對技術創新的投入
b.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加強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建立以城市為依托,開放式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立以大型企業聯合體和骨干轉制科研機構為依托的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c.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其產業化,提升傳統技術水平,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d.加強宏觀指導、加快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建設,制定和實施國家技術創新綱要,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的力度,建立產業技術政策和重大技術項目咨詢審議會制度
8、下列是關于各類型經濟區劃的共同性原則,其中正確的為( )。
a.根據世界技術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實際,由國家選擇若干對于提高我國整體創新能力具有關鍵性的重大工程,組織攻關,實施戰略突破,為產業結構升級奠定基礎
b.經濟區內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的相似性和區域異性,同級綜合經濟區之間在地理范圍上不宜重疊或交叉,各同級經濟區區域范圍內的總和和覆蓋上一級經濟區的國土總和、全國性的綜合經濟區應覆蓋全部國土
c.地區經濟中心與經濟腹地相結合,經濟區的界限盡可能與行政區界限一致,加強宏觀指導,加快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建設
d.將地區優勢與國民經濟綜合發展相結合,即地區生產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相結合、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建立大型企業聯合體和骨干轉制科研機構為依托的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9、下列關于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和業務的闡述中,不正確的為( )。
a.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保證貨幣幣值穩定,在執行貨幣政策時,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運用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基準金率,再貼現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公開市場業務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以調節貨幣供應量,保持幣值穩定,并以此保持經濟增長
b.吸收活期存款、創造貨幣、辦理轉賬結算,嚴格執行國家金融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保證資金安全流動,增收節支,為國家增加集體財產
c.維護、支持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即組織或協調組織金融機構間清算系統、協調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清算事項,提供清算服務
d.依法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維護金融業的合法穩定,即按照規定審批、監督管理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發布有關監督管理和業務的命令和規章,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進行檢查等
10、下列是關于商業銀行的職能、特征設立的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存貸款辦理轉賬結算為主要業務,以盈利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
b.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能夠吸收活期存款、創造貨幣,是商業銀行最明顯的特征,正是這一點使商業銀行具有特殊的職能,它們的活期存款是構成貨幣供給或交換媒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用擴張的重要源泉,所以人們又稱商業銀行為存款貨幣銀行
c.商業銀行在全國有眾多分支機構,再分支機構是總行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按總行的授權,負責本轄區的金融監管,負責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籌措資金,并且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
d.在我國設立商業銀行必須經中央人民銀行批準,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設立商業銀行還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的各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