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考前沖刺(十三)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考前沖刺(十三)
一、問答題:針對相關問題作簡明扼要的回答。
1.(六)
項目擬進行風險分析,準備通過采用專家調查法獲得主觀概率。其中,15位專家對項目投資額可能出現的狀態及其概率進行預測,專家們的書面意見整理如表6-1所示。

問題
1.專家調查法的具體步驟是什么?
2.請計算投資額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標準差以及離散系數。
3.經分析,項目的風險變量還有銷售收入、經營成本和壽命期,并且銷售收入和經營成本均為連續型概率分布,則宜采用什么方法進行項目的風險評價?其原理是什么?
 
正確答案:
1.專家調查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需要調查問題的性質組成專家組。專家組成員由熟悉該變量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專家、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組成。
(2)調查某一變量可能出現的狀態或狀態范圍和相應的概率,由每個專家獨立使用書面形式反映出來。
(3)整理專家組成人員的意見,計算專家意見的期望值和意見分歧情況,反饋給專家組。
(4)專家組討論并分析意見分歧的原因。由專家組成員重新獨立填寫變量可能出現的狀態和相應的概率,如此重復進行1~2次,直至專家意見分歧程度低于要求值為止。
2.投資額的概率分布如表6-2。

期望值、方差、標準差以及離散系數的計算結果為:期望值=49.45百萬元方差=21.95標準差=4.68百萬元離散系數=9.47%
3.此時應采用蒙特卡洛模擬法進行項目的風險評價。其原理是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一組輸入變量的數值,并根據這組輸入變量的數值計算項目評價指標,如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等,用這樣的辦法抽樣計算足夠多的次數,可獲得評價指標的概率分布及累計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標準差,計算項目由可行轉變為不可行的概率,從而估計項目投資的風險。
 
2.(三)
一家咨詢公司受A水泥廠委托,為該水泥廠所在地區的水泥消費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咨詢公司通過走訪水泥行業協會和省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收集到了該地區2007年8-12月份的水泥銷售量數據,如表3-1示。

A水泥廠為了制定和實施長遠發展規劃,還擬請該咨詢公司對該地區的水泥需求量進行
10年期的長遠預測。該企業擬擴建水泥廠,委托某設計院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問題
1.用一次指數平滑法,預測該地區2008年1月份的水泥銷售量(α值取0.3)。
2.如果咨詢公司擬采用德爾菲法對該地區的水泥需求量作10年的長遠預測,應如何組織進行?
3.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包括哪些?
 
正確答案:
1.(1)計算初始平滑值:F=(X+X+X)/3=(50.08+54.82+57.46)/3=54.12
(2)按照指數平滑法的計算公式,得出:
(3)因此,2008年1月份該地區的水泥銷售量預測值為X=F=59.37萬噸。
2.如果咨詢公司擬采用德爾菲法對該地區的水泥需求量作10年的長遠預測,則應按以下程序進行組織。
(1)建立預測工作組。
(2)選擇專家。
(3)設計調查表。
(4)組織調查實施。
(5)匯總處理調查結果。
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的內容如下。
(1)建設項目概況。
(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3)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5)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6)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7)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3.(四)
某擬建工業生產項目,基礎數據如下。
1.建設投資5000萬元(其中含無形資產600萬元)。建設期2年,運營期8年。
2.資金來源為銀行貸款和項目資本金。貸款總額為2000萬元,在建設期內每年均勻投入貸款資金1000萬元。貸款年利率為10%。貸款按照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在項目投產后3年內還清(年末支付)。無形資產在運營期8年中,均勻攤入成本。固定資產殘值為230萬元,按照直線法折舊,折舊年限為8年。
3.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收入、成本相關數據見表4-1(流動資金全部由項目資本金解決)。
4.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按照稅后利潤的15%提取。
表4.1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收益、成本費用單位:萬元

問題
1.編制本項目的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
2.計算項目投產后第1年的利潤總額、所得稅以及應提取的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
3.計算項目投產后第1年的償債備付率,分析其清償能力,并說明還有哪些指標反映項目清償能力。
4.財務評價人員依據問題2、3的計算結果,做出了項目財務上是否可行的判斷,這樣做是否恰當簡述理由。
 
 
正確答案:
1.編制項目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見表4-2。
第1年應計利息=(0+1000/2)×10%=50(萬元);
第2年應計利息=[(1000+50)+1000/2]×10%=155(萬元);
第3年應計利息=2205×10%=220.5(萬元),依次類推。

2.年折舊計算。
[方法一]
年折舊=(固定資產原值-殘值)/折舊年限=[(5000+205-600)-230]/8=546.88(萬元)
[方法二]
年折舊率=[1-殘值/(固定資產原值-殘值)]/折舊年限
=[1-230/(5000-600+205-230)]/8=[1-5%]/8=11.875%
年折舊=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5000-600+205)×11.875%=4605×11.875%=546.84(萬元)
年攤銷計算:年攤銷=無形資產費用/攤銷年限=600/8=75(萬元)
第3年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折舊+攤銷+利息支出
=2000+546.88+75+220.5=2842.38(萬元)
第3年利潤總額=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總成本費用
=4000-41-2842.38=1116.62(萬元)
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率
=1116.62×33%=368.48(萬元)
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稅后利潤×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提取比例
=(1116.62-368.48)×15%=112.22(萬元)
3.第1年償債備付率。
第1年償債備付率=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當期應還本付息額
=(稅后利潤+折舊+攤銷+利息支出)/當期應還本付息額
=(1116.62-368.48+546.88+75+220.5)/(735+220.5)=1.66
[或=(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經營成本-所得稅)/當期應還本付息額=(4000-41-2000-368.48)/(735+220.5)]=1590.52/955.5=1.66
償債備付率高于1,表明具有較強的清償能力。反映清償能力的指標還包括利息備付率和借款償還期。
4.判斷不恰當,理由:①因為只算一年的數據(利潤和償債備付率)或未計算整個項目計算期相應數據,不能反映整個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②只采用靜態分析方法,不能反映項目的總體盈利能力和可持續能力。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