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9-16 共4頁
1、穩定排序和非穩定排序
簡單地說就是所有相等的數經過某種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們在排序之前的相對次序,我們就
說這種排序方法是穩定的。反之,就是非穩定的。
比如:一組數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經過某種排序后為a1,a2,a4,a3,a5,
則我們說這種排序是穩定的,因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還是在a4的前面。假如變成a1,a4,
a2,a3,a5就不是穩定的了。
2、內排序和外排序
在排序過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數都在內存,并在內存中調整它們的存儲順序,稱為內排序;
在排序過程中,只有部分數被調入內存,并借助內存調整數在外存中的存放順序排序方法稱為外排序。
3、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
所謂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是指執行算法所需要的計算工作量。
一個算法的空間復雜度,一般是指執行這個算法所需要的內存空間。
======================================================
*/
/*
================================================
功能:選擇排序
輸入:數組名稱(也就是數組首地址)、數組中元素個數
================================================
*/
/*
====================================================
算法思想簡單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組數中,選出最小的一個數與第一個位置的數交換;然后在剩下的數當中再找最小的與第二個位置的數交換,如此循環到倒數第二個數和最后一個數比較為止。
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算法復雜度O(n2)--[n的平方]
=====================================================
*/
void selec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min, t;
for (i=0; i { min = i; /*假設當前下標為i的數最小,比較后再調整*/ for (j=i+1; j { if (*(x+j) < *(x+min)) { min = j; /*如果后面的數比前面的小,則記下它的下標*/ } } if (min != i) /*如果min在循環中改變了,就需要交換數據*/ { t = *(x+i); *(x+i) = *(x+min); *(x+min) = t; } } } /* ================================================ 功能:直接插入排序 輸入:數組名稱(也就是數組首地址)、數組中元素個數 ================================================ */ /* ==================================================== 算法思想簡單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組數中,假設前面(n-1) [n>=2] 個數已經是排好順序的,現在要把第n個數插到前面的有序數中,使得這n個數也是排好順序的。如此反復循環,直到全部排好順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穩定的。算法時間復雜度O(n2)--[n的平方] ===================================================== */ void inser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t; for (i=1; i { /* 暫存下標為i的數。注意:下標從1開始,原因就是開始時 第一個數即下標為0的數,前面沒有任何數,單單一個,認為 它是排好順序的。 */ t=*(x+i); for (j=i-1; j>=0 && t<*(x+j); j--) /*注意:j=i-1,j--,這里就是下標為i的數,在它前面有序列中找插入位置。*/ { *(x+j+1) = *(x+j); /*如果滿足條件就往后挪。最壞的情況就是t比下標為0的數都小,它要放在最前面,j==-1,退出循環*/ } *(x+j+1) = t; /*找到下標為i的數的放置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