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3 共12頁
2006年4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VB語言筆試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答案】 D)
【解析】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及限制使用goto語句。可復用性是指軟件元素不加修改和稍加修改可在不同的軟件開發過程中重復使用的性質。軟件可復用性是軟件工程追求的目標之一,是提高軟件生產效率的最主要方法。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具有可復用性的優點。
(2)【答案】 A)
【解析】模塊的獨立程度可以由兩個定性標準度量:內聚性和耦合性。耦合性衡量不同模塊彼此間互相依賴(連接)的緊密程度;內聚性衡量一個模塊內部各個元素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一般來說,要求模塊之間的耦合盡可能地弱,而模塊的內聚程度要盡可能地高。
(3)【答案】 D)
【解析】因為測試的目的在于發現錯誤,由程序的編寫者自己進行測試是不合適的,為了達到好的測試效果,應該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測試工作,所以選項A)錯誤;程序調試,修改一個錯誤的同時可能引入了新的錯誤,解決的辦法是在修改了錯誤之后,必須進行回歸測試,所以選項B)錯誤;所謂軟件維護,就是在軟件已經交付使用之后,為了改正錯誤或滿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軟件的過程,可見選項C)也是錯誤的。
(4)【答案】 B)
【解析】棧的特點是棧頂元素總是最后被插入的元素,也是最早被刪除的元素;棧底元素總是最早被插入的元素,也是最晚才能被刪除的元素,即棧的修改原則是“后進先出”(Last In First Out,簡稱LIFO) 或“先進后出”(First In Last Out,簡稱FILO)。
(5)【答案】 A)
【解析】所謂線性鏈表,就是指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簡稱鏈表。線性表鏈式存儲結構的基本單位稱為存儲結點,每個存儲結點包括數據域和指針域兩個組成部分。棧、隊列和雙向鏈表是線性結構,二叉樹是非線性結構。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是從數據的邏輯結構角度來講的,與該數據結構中有多少個元素沒有關系,即使是空的二叉樹也是非線性結構。
(6)【答案】 D)
【解析】后序遍歷可以描述為:若二叉樹為空,則空操作;否則:
①后序遍歷左子樹;
②后序遍歷右子樹;
③訪問根結點。
對于后序遍歷,第一個訪問的結點一定是最左下的結點,最后一個訪問的結點一定是根結點,如果知道這個小技巧,可以迅速確定本題的答案為選項D)。
(7)【答案】 C)
【解析】滿二叉樹是指除最后一層外,每一層上的所有結點都有兩個子結點的二叉樹。滿二叉樹在其第i層上有2i-1個結點,即每一層上的結點數都是最大結點數。對于深度為7的滿二叉樹,葉子結點所在的是第7層,一共有27-1=64個葉子結點。
(8)【答案】 D)
【解析】兩個實體集之間的聯系實際上是實體集間的函數關系,主要有3種:一對一的聯系、一對多的聯系、多對多的聯系。“商品”與“顧客”兩個實體集之間的聯系一般是多對多,因為一種 “商品”可以被多個“顧客”購買,而一個“顧客”也可以購買多個“商品”。
(9)【答案】 A)
【解析】在ER圖中,用矩形表示實體集,用橢圓形表示屬性,用菱形(內部寫上聯系名)表示聯系。
(10)【答案】 C)
【解析】DB即數據庫(DataBase),是統一管理的相關數據的集合;DBMS即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為用戶或應用程序提供訪問DB的方法;DBS即數據庫系統(Database System)由如下5部分組成:數據庫(數據)、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數據庫管理員(人員)、系統平臺之一——硬件平臺(硬件)、系統平臺之二——軟件平臺(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