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才、膽、識、力――與ACCA張新民先生的對話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1頁

  夏日濃情、陽光一窗;鳥語花香、郁郁蔥蔥。那一花、一草,一人、一木,點點修飾著這片凈土,恰如其分。暫別喧囂,校園的清新讓采訪輕松,而張院長的好客則更添一抹愉悅。透光的夢想和談心式的采訪給心靈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間。忙,采訪總是被不斷打斷,但卻又暗自嘆服院長點到為止的領導風格。借葉燮的“才、膽、識、力”四字定下基調,才智、膽量與見識的完美協作是王道,而這四字的張力,也在與院長的交談中,略見一斑。 
  張新民簡介:
  教授,1962年12月生,會計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兼國際商學院院長、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中心主任,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經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財政部多項科研項目主持人。
  對話:
  ACCA:如何接觸到ACCA以及學習中的最大感觸是什么?
  張新民:人大會計研究生畢業后我進入外經貿,那時是89年。ACCA在90年左右進入中國,那個時候門檻比現在高,不是想報就能考的。當時外經貿部推出91個候選人,最后確定24人參加后續考試。一系列筆試面試后,這24人中,3個人是excellent,6個是good,我當時是good(笑笑)。我從91年開始考,共考了六年。最大的收獲有兩點:第一是視野開闊了,當時也有14門課,會計、審計、財務戰略、稅務等課程,復合型的課程學習,讓我真正做到了在企業管理系統里面看會計;第二是英語水平提高了,通過課本的學習,大量的背書,專業知識加強了,口語和閱讀能力也提高了。另外,它對我博士論文的撰寫也功不可沒,當時寫“財務戰略”,苦思冥想后,突然靈光一動,想到“Quality of earning”這個方面,也因此自創了“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這個理論在我之后的書里面都可見到,而且也經常被其他書刊轉載和引用(笑笑)。
  ACCA:在您的帶領下,國際商學院也開設了ACCA班并取得可喜的成績,這是否也與您的ACCA學習經驗有關? 
  張新民:這點我必須得解釋,不是我學過ACCA我才要推廣它的,是ACCA自身的價值讓我們選擇了它。國內多所學校有類似項目,但他們的院長并不是ACCA會員。我們開設ACCA班是要將ACCA與學院的辦學方向、競爭優勢相結合。我們的辦學方向是國際化,要求培養的學生具有國際化戰略眼光,優勢是英語水平要高。而ACCA的理念和價值水平恰好與院、與學校的發展理念相契合。
  ACCA:把ACCA課程與大學本科教育結合起來有什么利弊?系統學習ACCA課程對大學本科學生有什么特別的幫助?
  張新民:
  從利的方面來說,就是讓我們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接觸國際主流的會計與財務管理工作對會計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并能夠在專業能力上達到國際水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拓寬會計學專業學生的視野。至于弊的方面,由于大學本科專業教育要求學生具備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有些學校可能擔心ACCA的考試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知識體系的完備性受到影響。不過事實證明,我們的學生理論素養和綜合素質同樣很高。到現在為止,我們ACCA項目的學生有部分已經在國內外的高校中攻讀研究生學位。通過系統化的ACCA學習,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提高以及學生的自信心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ACCA:很多學習ACCA的同學都告訴我們說這個資格認證在找工作的時候還是挺有幫助的,而且ACCA在同學之間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對此您是如何看的?
  張新民:
  這說明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從本質上來說,大學教育是要提升人的素質的。這種素質的提高并不一定要在就業方面直接表現出來。但是,在我國當前的情況下,大學畢業如果不就業,就好像是教育的失敗。因此,我們在追求教育質量的時候,就要把素質提高和就業競爭力的提高有機地融為一體。這一點,在我們的ACCA項目上表現得很突出。
  ACCA:學院與一般的公司有很大的不同,作為院長,您的管理理念是如何的?
  張新民:作為一個管理者,或者一把手,我的“利益目標”是建立和諧的商學院,尋求商學院乃至學校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第一,管理者不能站在自身的專業立場去看問題,要有大的視野和全局觀,尋求整個組織利益的最大化。第二,管理者要有足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有較強的擔當能力。第三,管理者又是這個組織的代言人,應該能夠很好的對外展示形象、宣揚其理念和價值觀。
  ACCA:您在院徽發布會上提到,當前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是教育體制問題而非金融危機造成的,具體而言怎么說呢?
  張新民:金融危機對就業確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是不是向媒體所渲染的那樣嚴重?我看不一定。為什么?因為大學教育的周期一般是四年。任何一所大學四年以前的教育都難以適應四年以后的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的差異就表現為其對市場適應能力的差異。中國的教育體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對學生的教育脫離中國國情,大家都愿意爭先于大城市而不往下走,其實在中西部城市甚至農村還是有很多就業機會的;再比如專業教育的設置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老師不懂實踐沒有切身企業工作經驗而教管理,顯然有紙上談兵的嫌疑。如果教育有足夠強的市場適應能力,還是能很好的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沖擊的。
  ACCA:今年商學院學生就業率如何?明年的形勢預期將更加嚴峻,您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嗎?
  張新民:(拿著最新的就業數據),這是就業指導中心給的學校各專業就業率的最新統計數據。事實表明,我們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逆勢而上,會計近90%,財管超過90%,在學校所有專業里,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09年比08年還要高。這也論證了我之前說的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并非是致命的,同時也說明了商學院學生綜合素質還是廣泛認可的。對于明年的就業情況,我認為,沒問題,我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ACCA:眾所周知,您的口才和演講能力非常好,您是如何做到即興發揮,而且總是不斷提出新的主張和看法?
  張新民: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與這么多年來的知識積累相關的。這是持續學習、不斷的思考的結果。首先自己在學術上一直不斷研究,不斷知識更新,同時也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我曾做過一些大公司的獨立董事,對企業管理是既有一定了解。這也幫了我很多。
  ACCA:您是如何看待商學院的本科、碩士、以及MBA教育的?各自的特點又是如何的?
  張新民:所謂“研究立院”,學術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我認為,本科生的培養應該偏向于實踐導向型,加強學生思維的訓練、方法論的灌輸;“教學高質量”并不在于本科生研究成果的產出上,而在于其與碩士、博士學習的銜接上,越往高處越注重學術。MBA和EMBA教育對于任何一個商學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流商學院的都必然有高水平的MBA、EMBA教育,現在我敢說,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的MBA、EMBA教育絕對是最優秀之一。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