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大綱:會計

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會計

  一、測試目標

  本科目主要測試考生的下列能力:

  1.熟悉相關會計法規體系以及會計職業道德;

  2.運用復式記賬原理記錄交易事項;

  3.掌握和理解財務報表的目標、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列報原則;

  4.根據會計準則及其指南和解釋等,熟練掌握相關交易事項的各種會計處理、計算方法以及列報方式;

  5.根據實務中所掌握的交易事項的相關信息,分析判斷并得出正確的會計處理結論和報告;

  6.在特定環境下處理交易事項和報告;

  7.理解不同性質企業的財務報告形式與應用。

  為達到上述掌握和熟練應用各種知識、技能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考生應當理解和熟練運用《企業會計準則》所確定的各項確認、計量和列報的原則與方法,包括:(1)基本準則;(2)具體準則;(3)相關解釋和其他相關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科目考試內容的主要部分。考生應對企業會計準則具有較強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包括:理解各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原則;根據各項原則判斷交易事項應遵循的會計處理原則并進行相關處理;掌握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列報等原則和具體方法。

  二、測試內容與能力等級

測試內容 能力等級
(一)財務會計基本概念及法規體系                            
1.會計的基本概念  
(1)會計的定義 1
(2)會計的作用 1
(3)企業會計改革與企業會計準則 1
2.財務報告目標  
(1)財務報告目標的作用 1
(2)財務報告目標的主要內容 1
3.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1)會計基本假設 3
①會計主體  
②持續經營  
③會計分期  
④貨幣計量  
(2)會計基礎                                      1
4.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 3
(2)相關性 3
(3)可理解性 3
(4)可比性 3
(5)實質重于形式 3
(6)重要性 3
(7)謹慎性 3
(8)及時性 3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1)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2)負債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3)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4)收入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5)費用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6)利潤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3
(7)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3
①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②各種計量屬性之間的關系  
③計量屬性的應用原則  
6.財務報告 3
(1)財務報告及其編制 1
(2)財務報告的構成  
(二)金融資產  
1.金融資產的定義和分類 2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概念 2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  
②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3
3. 持有至到期投資  
(1)持有至到期投資概念 2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3
4.貸款和應收款項  
(1)貸款和應收款項概念 2
(2)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 3
5.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概念 2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3
6.金融資產的減值  
(1)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3
(2)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3
7.金融資產轉移        
(1)金融資產轉移概述 3
(2)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和計量 3
(三)存貨  
1.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存貨的定義與確認條件 2
(2)存貨的初始計量 2
2.發出存貨的計量  
(1)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2
①先進先出法  
②移動加權平均法  
③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④個別計價法  
(2)存貨成本的結轉 2
3.期末存貨的計量  
(1)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3
(2)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3
(3)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3
(四)長期股權投資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1)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原則 2
(2)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3
(3)企業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2
(4)投資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的處理 2
2.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2
(2)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3
(3)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3
3.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及處置  
(1)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3
(2)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2
(五)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 2
(2)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2
2.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1)固定資產折舊 2
(2)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2
①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②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3.固定資產的處置  
(1)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2
(2)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2
(3)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3
(4)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2
(六)無形資產  
1.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無形資產的定義與特征 2
(2)無形資產的內容 2
(3)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2
(4)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2
2.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研究階段與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3
(2)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 3
(3)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2
(4)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2
3.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2
(2)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2
(3)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2
4.無形資產的處置  
(1)無形資產的出售 2
(2)無形資產的出租 2
(3)無形資產的報廢 2
(七)投資性房地產  
1.投資性房地產的特征與范圍  
(1)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特征 2
(2)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2
2.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2
(2)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后續支出 2
3.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1)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2
(2)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3
(3)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3
4.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1)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2
(2)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2
(八)資產減值  
1.資產減值概念  
(1)資產減值的范圍 2
(2)資產減值的跡象和測試 3
2.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1)估計資產可收回金額的基本方法 3
(2)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的估計 3
(3)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的估計 3
3.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1)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的一般原則 3
(2)資產減值損失的賬務處理 2
4.資產組的認定及其減值處理  
(1)資產組的認定 3
(2)資產組減值測試 3
(3)總部資產的減值測試 3
5.商譽減值測試與處理  
(1)商譽減值測試的基本要求 3
(2)商譽減值測試的方法與會計處理 3
(九)負債  
   1.流動負債  
(1)短期借款 2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3
(3)應付票據 2
(4)應付及預收款項 2
(5)職工薪酬 2
①職工薪酬的內容  
②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③辭退福利的確認與計量  
(6)應交稅費 2
①增值稅  
②消費稅  
③營業稅  
④其他應交稅費  
(7)應付利息 2
(8)應付股利 2
(9)其他應付款 1
2.非流動負債  
(1)長期借款 2
(2)應付債券 2
(3)長期應付款 2
(十)所有者權益  
1.所有者權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1)權益工具與金融負債的區分 3
(2)混合工具的分拆 3
(3)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3
2.實收資本  
(1)實收資本確認和計量的基本要求 2
(2)實收資本增減變動的會計處理 2
3.資本公積  
(1)資本公積概述 2
(2)資本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2
4.留存收益  
(1)盈余公積 2
(2)未分配利潤 2
(十一)收入、費用和利潤  
1.收入  
(1)收入的定義及其分類 2
(2)銷售商品收入 3
①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②銷售商品收入的會計處理  
(3)提供勞務收入 3
①提供勞務交易結果能夠可靠估計  
②提供勞務交易結果不能可靠估計  
③同時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交易  
④建設經營移交方式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業務  
⑤授予客戶獎勵積分  
⑥其他特殊勞務收入  
(4)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3
①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  
②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計量  
(5)建造合同收入 3
①建造合同概述  
②合同分立合并  
③合同收入與合同成本  
④合同收入與合同費用的確認  
2.費用  
(1)費用的確認 2
(2)期間費用 2
①管理費用  
②銷售費用  
③財務費用  
3.利潤  
(1)利潤的構成 3
(2)營業外收支的會計處理 2
①營業外收入  
②營業外支出  
(3)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2
(十二)財務報告  
1.財務報告概述  
(1)財務報表的定義和構成 2
(2)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2
2.資產負債表  
(1)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1
(2)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允許抵消和不得相互抵銷的要求 2
(3)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 2
(4)資產負債表編制示例 2
3.利潤表  
(1)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1
(2)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2
(3)利潤表編制示例 2
4.現金流量表  
(1)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2
(2)現金流量的填列方法 2
(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程序 2
(4)現金流量表編制示例 2
5.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結構 1
(2)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方法 2
(3)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示例 2
6.附注  
(1)附注的主要內容 2
(2)分部報告 3
(3)關聯方披露 3
①關聯方關系的認定  
②不構成關聯方關系的情況  
③關聯方交易的類型  
④關聯方的披露  
(4)金融工具的披露  
①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  
②金融工具風險信息披露要求 2
7.中期財務報告 2
(1)中期財務報告及其構成 2
(2)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 2
(3)中期財務報告附注的編制要求 2
(十三)或有事項  
1.或有事項概述  
(1)或有事項的概念和特征 2
(2)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 2
2.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1)或有事項的確認 3
(2)預計負債的計量 3
(3)對預計負債賬面價值的復核 3
3.或有事項會計的具體應用  
(1)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3
(2)債務擔保 3
(3)產品質量保證 3
(4)虧損合同 3
(5)重組義務 3
4. 或有事項的列報  
(1)預計負債的列報 3
(2)或有負債的披露 3
(3)或有資產的披露 3
(十四)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2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項 2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和計量  
(1)確認和計量原則 2
(2)商業實質的判斷 3
3.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2
(2)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2
(3)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2
(十五)債務重組  
 1.債務重組的定義和重組方式  
(1)債務重組的定義 2
(2)債務重組的方式 1
2.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以資產清償債務 2
(2)債務轉為資本 2
(3)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2
(4)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方式 3
(十六)政府補助  
1.政府補助概念  
(1)政府補助的定義及其特征 1
(2)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1
(3)政府補助的分類 1
2.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1)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2
(2)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2
(十七)借款費用  
1.借款費用概念  
(1)借款費用的范圍 2
(2)借款的范圍 1
(3)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2
2.借款費用的確認  
(1)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 2
(2)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 2
(3)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 2
3.借款費用的計量  
(1)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2
(2)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資本化金 2
(十八)股份支付  
1.股份支付概念  
(1)股份支付的四個主要環節 3
(2)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3
2.股份支付工具的確認和計量  
(1)股份支付工具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3
(2)可行權條件的種類、處理和修改 3
(3)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3
(4)股份支付的處理 2
(5)集團股份支付的處理 2
3.股份支付的應用舉例  
(1)附服務年限條件的權益結算股份支付 3
(2)附非市場業績條件的權益結算股份支付 3
(3)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3
(十九)所得稅  
1.所得稅會計概念  
(1)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理論基礎 3
(2)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2
2.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1)資產的計稅基礎 3
(2)負債的計稅基礎 3
(3)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3
(4)暫時性差異 3
3.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1)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3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3
(3)特殊交易或事項中涉及遞延所得稅的確認 3
(4)適用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3
4.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當期所得稅 3
(2)遞延所得稅 3
(3)所得稅費用 3
(4)合并財務報表中因抵消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產生的遞延所得稅 3
(5)所得稅的列報 3
(二十)外幣折算  
1.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1)記賬本位幣的定義 2
(2)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3
(3)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3
(4)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會計處理 3
2.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2
(2)即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2
(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3
3.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1)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 2
(2)惡性通貨膨脹經濟情況下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3
(3)境外經營的處置 3
(二十一)租賃  
1.租賃概念  
(1)與租賃相關的定義 3
(2)租賃的分類 3
2.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承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
(2)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3
3.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1)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
(2)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3
4.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1)售后租回交易的定義 3
(2)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3
(二十二)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1.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1)會計政策概念 3
(2)會計政策變更 3
(3)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 3
(4)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3
(5)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2
2.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1)會計估計概念 3
(2)會計估計變更 2
(3)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2
(4)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2
3.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1)前期差錯概念 2
(2)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3
(3)前期差錯更正的披露 2
(二十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念  
(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定義 2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2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2
2.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1)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
(2)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
3.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1)非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
(2)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
(二十四)企業合并  
1.企業合并概念  
(1)企業合并的界定 3
(2)企業合并的方式 2
(3)企業合并類型的劃分 2
2.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原則 3
(2)會計處理 3
3.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  
(1)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原則 3
(2)會計處理 3
(3)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 3
(4)反向購買的處理 3
(5)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的處理 3
(6)不喪失控制權情況下處置部分對子公司投資的處理 3
(7)被購買方的會計處理 3
(二十五)合并財務報表  
1.合并財務報表概念  
(1)合并財務報表概念及其產生 2
(2)合并財務報表的特點及其作用 2
(3)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 2
2.合并范圍的確定  
(1)控制的概念 3
(2)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 3
3.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前期準備事項及其程序  
(1)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前期準備事項 2
(2)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 2
(3)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需要調整抵銷的項目 2
4.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合并處理(同一控制下)  
(1)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2
(2)直接投資及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
(3)合并財務報表的格式 2
5.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合并處理(非同一控制下)  
(1)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
(2)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購買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
6.內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  
(1)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的抵消處理 3
(2)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內部銷售商品的合并處理 3
(3)存貨跌價準備的合并處理 3
7. 內部債權債務的合并處理  
(1)內部債權債務抵消概念 3
(2)內部應收款項及其壞賬準備的合并處理 3
(3)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內部應收款項及其壞賬準備的合并處理 3
8. 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合并處理  
(1)內部固定資產交易概念 2
(2)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當期的合并處理 3
(3)內部交易固定資產取得后至處置前的期間的合并處理 3
(4)內部交易固定資產清理期間的合并處理 3
9. 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合并處理  
(1)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當期的合并處理 3
(2)內部交易無形資產持有期間的合并處理 3
(3)內部交易無形資產攤銷完畢的期間的合并處理 3
10.所得稅會計相關的合并處理  
(1)所得稅會計概念 2
(2)內部應收款項相關的所得稅會計合并抵消處理 3
(3)內部交易存貨相關所得稅會計的合并抵消處理 3
(4)內部交易固定資產等相關的所得稅會計的合并抵消處理 3
11. 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1)合并現金流量表概述 2
(2)編制合并現金流量表需要抵消的項目 2
(3)合并現金流量表格式 2
12. 本期增加子公司和減少子公司的合并處理  
(1)本期增加子公司的合并處理 3
(2)本期減少子公司的合并處理 3
(二十六)每股收益  
1.每股收益概念 3
2.基本每股收益  
(1)分子的確定 3
(2)分母的確定 3
3.稀釋每股收益  
(1)基本計算原則 3
(2)可轉換公司債券 3
(3)認股權證、股份期權 3
(4)企業承諾將回購其股份的合同 3
(5)多項潛在普通股 3
(6)子公司、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發行的潛在普通股 3
4.每股收益的列報  
(1)重新計算 3
(2)列報 3

   三、參考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4號,1999年10月31日)

  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87號,2000年6月21日)

  3.《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2006年)]

  4.《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財會[2006]3號)

  5.《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財會[2006]18號)

  6.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號(財會[2007]14號)

  7.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財會[2008]11號)

  8.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財會[2009]8號)

  9.財政部關于做好執行會計準則企業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號)

  10.關于不喪失控制權情況下處置部分對子公司投資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4號)

  11.關于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上市會計處理的復函(財會便[2009]17號)

  12.財政部關于執行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做好2009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2009]16號)

  13.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4號(財會[2010]15號)

  14. 財政部關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做好2010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2010]25號)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