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如何進一步打通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以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多方的問題。
聯合證券副總裁羅凌直言,對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目前都是只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要求、資金的來源是不一樣的,銀行更多更關注企業財務問題,券商更關注企業規范性及法人治理的問題。他希望,證券交易所能夠在券商與銀行的項目之間搭建一個橋梁和通道,打通這個金融服務鏈的上中下游。比如,一個企業的發展,先是企業進入相關程序,接著是銀行提供直接融資,緊接著券商介入,當然中間可能還有擔保交易等環節,最終完成在交易所的掛牌上市。
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孟洪濤坦言,盡管資本市場對高科技企業的股權融資估值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但對銀行來說仍是一個挑戰,新興模式的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質押在銀行進行額融資。企業銀行、中小企業銀行、科技信貸、科技信用擔保等都需要銀行進行實質性探索。
深圳創新投集團副總裁孫東升表示,新興產業的上市融資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存在不少突出矛盾。一、新興產業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難以甄別和現行量化導致上市難;二、新興產業募集資金投資與傳統產業投資有很差別;三、新興產業負債率一般較低,輕資產與上市融資的形式矛盾;四、新興產業運營模式與傳統產業的運營模式有較的差距;五、存在新興商業模式的中小企業可能很難在現有市場上市的可能;六、傳統上市審核時,實際控制人確認標準較為嚴格,對新興產業經營管理團隊的實際影響,在傳統審核當中實際影響考慮不夠充分;七、傳統上市審核是對公司程序的要求較高;八、目前我國資本市場還無法按照預測來確定發行市盈率和部分新興產業發展的特點有矛盾。
有權威人士總結時就如何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建設提出了五項建議。一、建立一個合理的企業供應體制,需要建立多方參與、間接融資體系和直接融資體系共贏、多方有益的體系;二、作為一個體系,需要整合包括商業銀行、保監機構、創投、保險機構等為主體的金融服務機構資源;另一方面是各種金融創新的手段和工具,包括天使投資、訂購貸款、科技保險、科技信貸、信用擔保、股權質押、企業上市、債券發行、融資租賃等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創新,這些元素應該形成一個資源整合。三、這個支撐體系需要形成一個投融資服務的生物鏈,各種金融要素和金融工具互相搭配,有比較強的互助效果。四、它需要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活力,才能夠針對科技企業的特殊性提供有別于一般性企業和傳統企業的金融服務。五、資本市場在體系當中應發揮出導向、杠桿和紐帶作用,激活和促進這個體系的形成。整合各種金融資源,集聚創新優勢,幫助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當中增強自身的能力,度過經濟困境,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建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