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產
資產的定義:“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項資源“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的特征:見定義,注意關鍵字眼。
資產的組成: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2、負債
負債的定義:“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的義務”,履行該項義務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企業。
負債的特征:定義+有一定的到期日。
負債的組成: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和預計負債。
預計負債包括:未決訴訟、債務擔保、票據貼現和產品質量保證。
3、所有者權益
定義: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無定義)
組成: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作用:實收資本、資本公積一般不能用于分配。與利潤無關。
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可以用于分配。與利潤有關。
4、收入
定義: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特點:日常活動,不是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的經濟利益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增值稅、門票等)。
收入的組成:1、主營業務收入2、其他業務收入3、建造合同收入。
收入、利得、收益的關系:收益=收入+利得
利得在利潤表中以凈額表示。
5、費用
注意:1、“成本是對象化的費用”。推廣出成本、費用廣義、狹義概念的聯系。
2、權責發生制、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的應用。
3、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制造費用。
4、費用(期間):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
6、利潤
定義: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
構成: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注意:營業利潤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