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安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知識點精編三

發布時間:2014-02-18 共1頁

第一章 總 論

第二節 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

【提示】在會計核算之前應考慮的問題:為誰核算、核算多長時間的業務、用什么手段核算?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是獨立核算的特定單位和組織。

【提示1】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

法人可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

【舉例】

集團公司是多個法人企業組成,可以作為一個獨立整體,編制合并會計報表。該集團為會計主體,但非法律主體。

某企業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年金基金,屬于會計主體,而非法律主體。

某法人企業下設多個獨立核算的事業部,則每個事業部均為會計主體,而非法律主體。

【提示2】應把會計主體和主體所有者、內部職工、其他經濟實體的財務活動分清楚。

第一章 總 論

第二節 會計基本假設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即在可預見的未來,該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其持有的資產按預定用途使用,所承擔的債務將正常償還。

意義:持續經營保持了會計信息處理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只有在此前提下企業資產和負債才能區分為流動的和長期的;企業資產才能以歷史成本計價,而不以現行成本或清算價格計價;才有必要和可能進行會計分期,并為采取權責發生制奠定基礎;才能正確區分資產與負債成為必要。

【舉例】固定資產折舊要有持續經營的假設作為前提。

【提示】一旦企業進入破產清算,持續經營前提將被清算前提所代替。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