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第四節 利潤的核算
一、利潤的構成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的收入減去有關的成本費用后的差額。收入大于相關的成本與費用,企業盈利,收入小于相關的成本與費用,則企業虧損。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的利潤一般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應用舉例】
1.利潤表中營業利潤的計算方法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 )(04)
答案:錯
解析: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損失)
2.計算利潤總額的正確公式是( )
a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b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c主營業務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d營業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答案:b
二、營業外收支的核算
(一)賬戶設置:
1、“營業外收入”,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貸方登記已經確認發生的營業外收入,借方登記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營業外收入,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2、“營業外支出”,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余本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借方登記本期發生的營業外支出,貸方登記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營業外支出,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二)核算:
1.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處理非流動資產利得、非貨幣性交易利得、債務重組利得、罰沒利得、政府補助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
(1)企業發生營業外收入時:
借:相關科目
貸:營業外收入
(2)期末結轉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例:企業取得罰款收入60000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60000
貸:營業外收入 60000
2、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是企業發生的與本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非常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等。
(1)、企業發生營業外支出時
借:營業外支出
貸:相關科目
(2)、期末應將本賬戶余額轉入“本年利潤”,即借記“本年利潤”,貸記“營業外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外支出
例: 某企業支付違約罰款8000元,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8000
貸:銀行存款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