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賬務處理程序
一、 常用的賬務處理程序主要有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其主要區別,即各自的特點主要現在登記總賬依據和方法不同
(一)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是直接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分類賬的一種賬務處理程序。它是基本的賬務處理程序。
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簡單明了,易于理解,總分類賬可以較詳細地反映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其缺點是:登記總分類賬的工作量較大。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于規模較小、經濟業務量較少的單位。
(二)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是根據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定期根據記賬憑證分類編制匯總收款憑證、匯總付款憑證和匯總轉賬憑證,再根據匯總記賬憑證登記總分類賬的一種賬務處理程序。
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減輕了登記總分類賬的工作量,便于了解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其缺點是:按每一貸方科目編制匯總轉賬憑證,不利于會計核算的日常分工,當轉賬憑證較多時,編制匯總轉賬憑證的工作量較大。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于規模較大、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
(三)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
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又稱記賬憑證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它是根據記賬憑證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再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分類賬的一種賬務處理程序。
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減輕了登記總分類賬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試算平衡,簡明易懂,方便易學。其缺點是:科目匯總表不能反映賬戶對應關系,不便于查對賬目。它適用于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
第八章財產清查
(一)、 財產清查是指通過對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和往來款項的盤點或核對,確定其實存數,查明賬存數與實存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二)財產清查的種類
(1)按財產清查的范圍分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2)按財產清查的時間分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全面清查財產、核實債務。
二、財產清查的方法
(一)貨幣資金的清查方法
(1)現金的清查。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來確定庫存現金的實存數,然后再與現金日記賬的賬面余額核對,以查明賬實是否相符及盈虧情況。
(2)銀行存款的清查。通過與開戶銀行轉來的對賬單進行核對,查明銀行存款的實有數額。
(二)實物的清查方法
(1)實地盤點法,是指在財產物資存放現場逐一清點數量或用計量儀器確定其實存數的一種方法。
(2)技術推算法,是指利用技術方法推算財產物資實存數的方法。
(3)抽樣盤點法。
(三)往來款項的清查方法
往來款項的清查一般采用發函詢證的方法進行核對,即對賬單法。
(二)財產清查結果處理的步驟
1.審批之前的處理
根據“清查結果報告表”、“盤點報告表”等已經查實的數據資料,編制記賬憑證,記入有關賬簿,使賬簿記錄與實際盤存數相符。2.審批之后的處理
1)現金:盤盈:營業外收入盤虧:由過人賠償:其它應收款,其余管理費用
2)單位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與對賬單的金額往往不一致原因:一是單位與開戶雙記或其中一方記賬有錯。二是存在未達賬。
3)存貨:盤盈:沖減管理費用盤虧:正常:管理費用非常:營業外支出由保險過失人賠償:其它應收款
第九章財務會計報告
一、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一)財務會計報告是指單位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并對外提供的反映單位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
(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
會計報表:基本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附表(利潤分配表、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
會計報表附注:文字、數字、圖表財務情況說明書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
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
(2)會計報表附注;(3)財務情況說明書。
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三)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二、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意義
1.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等式編制而成的。
2.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資產的構成及其狀況,可以反映企業某一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可以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情況,了解企業現有的投資者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的份額。
(二)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的格式主要有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我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采用賬戶式結構。
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左右兩方,左方為資產項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大小排列;右方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一般按求償權先后順序排列。
三、利潤表采集者退散
(一)利潤表的概念和意義
1.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
2.利潤表的意義
通過利潤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企業收入、成本和費用、凈利潤(或虧損)的實現及構成情況;可以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利潤的未來發展趨勢,了解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
(二)利潤表的格式
利潤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潤表和單步式利潤表兩種。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
四步式報表(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第十章會計檔案
一、會計檔案 (1)會計憑證;(2)會計賬簿;(3)財務會計報告;(4)其他會計資料
二、會計檔案的歸檔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機構保管1年。期滿之后,應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
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
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月季度財務會計報告:3年銀行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固定資產卡片(報廢清理后):5年
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輔助賬、會計移交清冊:15年現金、銀行日記賬:25年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決算)、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永久
四、會計檔案的查閱和復制
各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涂畫、拆封和抽換。
五、會計檔案的銷毀
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單位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國家機關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監銷;財政部門的會計檔案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監銷。
對于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單獨抽出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