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會計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表現為對經濟活動的計量與記錄行為,到了奴隸社會才繁榮起來。
(一)外國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封建時代的意大利出現了較為科學的借貸復式記賬法。
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其阿勒的數學專著《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介紹和闡述借貸復式記賬法的文獻,因而巴其阿勒也被尊稱為“近代會計之父”。
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英國出現了第一批以查賬為職業的獨立會計師,1854年,在蘇格蘭的愛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注冊會計師專業團體———“愛丁堡會計師協會”。
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美國式資產負債表等具有代表性的會計方法和理論。
為滿足企業內外對會計信息的不同要求,會計逐步分化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二)我國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西周時期出現了“會計”一詞,并設立了獨立的會計部門。
秦漢時期廣泛采用了以“入”、“出”為記賬符號。
自西漢始,人們將會計記錄與統計記錄劃分開
18世紀中葉,我國又出現了比較成熟的復式記賬法———“四腳賬”,同時登記“來賬”和“去賬”,以反映同一賬項的來龍去脈。
1905年,以著名會計學家謝霖先生等為代表的我國會計界的先驅,引進推廣西方會計方法。這一引進西方復式借貸記賬法運動,史稱“我國會計的第一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后,引進了與此相適應的原蘇聯會計模式,史稱“我國會計的第二次革命”。
1985年,頒布了新中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標志著我國會計工作法治化的開端。
財政部于1992年發布了《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兩則兩制”的發布實施,史稱“我國會計的第三次革命”。
加入WTO后,為了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
二、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核算和監督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等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同時,它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
(1)會計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或經濟信息系統,它屬于管理的范疇;
(2)其對象是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
(3)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即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以會計語言進行描述,并在此過程中對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4)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各項經濟業務以貨幣為統一的計量單位才能夠匯總和記錄,但貨幣并不是惟一的計量單位。
三、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
(一)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反映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向有關各方提供會計信息。會計核算是會計的首要職能。
會計核算的基本特點包括:(1)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2)會計核算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會計核算包括四個環節: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
(二)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1)主要通過價值指標進行。
(2)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包括事后監督、事中監督及事前監督。
四、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一)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
投資者、債權人等出于各自利益的考慮,需要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便作出經濟決策。
(二)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 采集者退散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投資者、債權人等需要了解企業管理層保管、使用資產的情況,以便于評價企業管理層的業績與責任的履行情況。
五、會計的對象
(一)會計對象的一般含義 采集者退散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工作的客體。
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和資金運動。
(二)企業會計的對象
企業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的資金運動。下面以工業企業為例,說明企業會計的對象。
企業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循環與周轉和資金的退出三個基本環節。
1.資金的投入。
2.資金的循環與周轉
(1)供應過程。企業的資金從貨幣資金形態轉化為儲備資金形態。
(2)生產過程。企業的資金從生產資金形態轉化為成品形態。
(3)銷售過程。企業的資金從成品形態轉化為貨幣形態。
3.資金的退出
企業收回的貨幣資金一般要大于投入的資金,這樣企業才能盈利,這個增加的部分就是企業的利潤。
企業收回的貨幣資金中,用于交納稅金、償還債務和向投資者分配股利或利潤的部分就退出了企業的資金循環與周轉,剩余的資金則留在企業,繼續用于企業的再生產過程。
例:我國會計工作法治化開端的標志是( )
A、198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B、1992年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
C、1997年發布了我國第一個具體會計準則
D、2000年發布了《企業會計制度》
〔答案〕A
〔解答〕1985年,頒布了新中國第一部《會計法》(1993年和1999年分別進行了修正與修訂),標志著我國會計工作法治化的開端。
例:現代會計形成的標志是( )
A、出現了借貸復式記賬法
B、成本會計形成
C、“公認會計原則”形成
D、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化
〔答案〕D 采集者退散
〔解答〕傳統會計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以及將電子計算機應用于會計領域,是會計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現代會計形成的重要標志。故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