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31 共1頁
一、利潤的構成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的收入減去有關的成本費用后的差額。收入大于相關的成本與費用,企業盈利,收入小于相關的成本與費用,則企業虧損。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的利潤一般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損失) +投資收益(減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二、賬戶設置
1、“營業外收入”,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貸方登記已經確認發生的營業外收入,借方登記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營業外收入,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2、“營業外支出”,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發生的余本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借方登記本期發生的營業外支出,貸方登記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營業外支出,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3、“所得稅費用”,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按規定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借方登記本期計算確認的所得稅,貸方登記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所得稅費用,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4、“投資收益”,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5、“資產減值損失”,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6、“本年利潤”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核算企業本年度實現的凈利潤,貸方登記期末各收益類賬戶的轉入數額,借方登記期末各費用或支出類賬戶的轉入數額。本賬戶若為貸方余額,表示利潤;如為借方余額,表示虧損。年度終了,企業應將“本年利潤“賬戶的累計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結轉后“本年利潤”賬戶應無余額。
7、“利潤分配”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核算企業利潤分配各個項目的具體數額以及利潤分配后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