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會計法律制度是對會計人員行為的最高要求。 ( )
177、會計法律制度的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 ( )
178、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和信念之中( )
179、會計法律制度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而且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 ( )
180、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接受教育。 ( )
181、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規范教育是指對會計人員開展以會計法律制度、會計職業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 )
181、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以職業責任、職業義務為核內容的正面灌輸,以規范其職業行為,維護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教育。 ( )
182、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接受教育,是為了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教育。 ( )
183、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教育的自我教育是相對于接受教育而言的,是一種通過自我學習,自身道德修養的行為活動,是內在教育。 ( )
184、職業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開展對違法會計行為典型案例的討論,給會計人員以啟發和警示。 ( )
185、會計職業道德的自我教育與自身修養,不可能將會計職業道德轉化為會計人員的職業本能。 ( )
186、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情節嚴重的,觸犯行政法規的,由縣級以上財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 )
187、公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規范,情節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 )
188、會計職業道德對社會經濟秩序沒有影響。 ( )
189、聘任會計人員專業職務時,除必須具備同級專來技術資格外,也應考察其遵守職業道德情況。 ( )
190、財政部門可以通過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注冊登記管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全的途徑來實現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督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