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企業會計制度是會計工作的規范,是會計工作必須遵守的規則、方法和程序的總稱。對于會計制度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包括會計核算制度、會計工作制度和會計人員管理制度等;二是僅指會計核算制度。現階段,會計核算制度是我國規范會計核算行為的主要方式。它是由國家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是會計核算的具體規范,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2、內容
我國會計制度分為企業會計制度和預算會計制度。1993年,我國對傳統企業會計制度進行了重改革,改變了原來按所有制形式、分別不同部門制定會計制度的做法,將國民經濟各部門劃分為若干個行業,制定了十三種不同的行業會計制度,以及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包括: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運輸(交通)企業會計制度、運輸(鐵路)企業會計制度、運輸(民用航空)企業會計制度、郵電通訊企業會計制度、農業企業會計制度、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施工企業會計制度、對外經濟合作企業會計制度、旅游服務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保險企業會計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2000年又打破行業界限,制定了《企業會計制度》,該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暫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同時廢止《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
現行會計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總則。明確制定會計制度的目的,規定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規定會計核算的前提、原則和方法。(2)會計科目的設置、說明及其使用方法的規定。(3)會計報表的種類、格式及編制方法的規定。(4)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