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24 共1頁
第三節 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1.可靠性。——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完整。
2.相關性。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相關性是以可靠性為基礎的,兩者之間并不矛盾,不應將兩者對立起來。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復雜的信息——在財務報告中予以披露——不能將其排除在財務報告所應披露的信息之外。
4.可比性。——相同業務的比較。
(1)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同一企業對于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2)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5.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僅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例如:
銷售商品售后回購;(單選)
6.重要性。
如果財務報告中提供的企業會計信息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使用者據此作出經濟決策,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需要依賴職業判斷——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7.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充分估計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但是,謹慎性的應用并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準備。
8.及時性。——時效性——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收集—處理—傳遞
【例題13•判斷題】會計核算的可比性是指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就當保持一致,不得變更。( )
[答案]×
【例題14•多選題】謹慎性原則要求會計人員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 )。
A.不高估資產
B.不低估負債
C.高估利潤
D.不低估費用
[答案]ABD
【例題15•單選題】企業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或跌價準備,充分體現了( )的要求。
A.權責發生制
B.實質重于形式
C.謹慎性
D.可靠性
[答案]C
【例題16•判斷題】謹慎性要求,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
[答案]×
【例題17•單選題】企業銷售商品時,如果沒有將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即使已經將商品交付給購貨方,也不應當確認銷售收入,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 )的基本要求
A.謹慎性
B.實質重于形式
C.相關性
D.重要性
[答案]B
【例題18•單選題】下列不屬于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是( )。
A.重要性
B.謹慎性
C.可比性
D.權責發生制
[答案]D
【例題19•單選題】屬于會計核算信息質量要求的是( )。
A.持續經營
B.實質重于形式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答案]B
二、會計基礎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單選)
1.當銷售期和收款期不一致,支付期與受益期不一致下的原則:
收入的確認期間:創造收入期間而非收款期間;
費用的確認期間:受益期而非支付期。
例1:2月銷售款未收1000,5月收到--- 2月收入;
例2:2月預收4月的銷售款2000---4月收入
例3:2月應付借款利息500,未付---2月費用
例4:2月預付下月租金600---3月費用
兩個凡是: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結論:不能將預收或預付的款項作為本期的收入或費用處理。
2.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確認基礎。收付實現制也稱現金制或現收現付制,它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例1—3】 某企業20××年1月份發生如表1~1所示經濟業務,分別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確認本月的收入和費用。
舉例 權責發生制 收付實現制
收入 費用 收入 費用
1 本月預收銷貨款5000元 5000
2 本月預付企業全年的水電費2400元 200 2400
3 本月銷售貨物8000元,實際收到貨款5000元,余款下月支付 8000 5000
4 本月購入辦公用品l000元,款項尚未支付 1000
3.目前,我國的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采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業務也采用收付實現制。
【例題12•單選題】企業1月份發生下列支出:(1)預付全年倉庫資金36000元;(2)支付上年第4季度銀行借款利息16200元;(3)以現金520元購買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的辦公用品;(4)預提本月應負擔的銀行借款利息4500元。按權責發生制確認的本月費用為( )。
A.57220元
B.8020元
C.24220元
D.19720元
[答案]B
[解析]36000/12+520+4500=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