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B【解析】從銀行提取現金,會引起一種資產增加、另一種資產減少,但資產總額不變;用銀行存款償還應付貨款,會引起資產減少的同時負債減少;接受投資人的投資,會引起資產增加的同時所有者權益增加;只有從銀行取得短期借款,會引起資產與負債同時增加。所以答案為B選項。
22.D【解析】會計科目和賬戶口徑一致、內容相同,所不同之處在于賬戶有結構和格式,而會計科目沒有。所以D選項正確。
23.A【解析】在借貸記賬法下,資產和費用的增加以及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的減少記借方,因此A選項正確。
24.D【解析】所有者權益包括企業投資者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
25.C【解析】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包括:①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②復式記賬;③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④登記賬簿;⑤成本計算;⑥財產清查;⑦編制會計報表。
26.C【解析】投資人或債權人投入企業的資金即構成了企業的經濟資源(即資產)。
27.A【解析】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3 000+9 000-8 000=4 000(元),因此,A選項正確。
28.A【解析】記賬后,發現記賬憑證和賬簿中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而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并無錯誤,應用紅字更正法進行更正。
29.A【解析】庫存現金日記賬與現金總賬的核對屬于賬賬核對,不屬于賬實核對。所以答案為A選項。
30.D【解析】對銀行存款清查,主要采用與銀行核對賬目的方法進行。D選項正確。
31.B【解析】A、C選項適用紅字更正法,D選項適用補充登記法。
32.B【解析】對于從銀行提取現金的業務,按照規定只填制銀行付款憑證,不填制現金收款憑證。
33.B【解析】市價10000元的手提電腦應作為固定資產,批準處理前應按其新舊程度的實際價值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
34.C【解析】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35.B【解析】資產、費用類賬戶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由此可知B選項是錯誤的,所以答案為B選項。
36.A【解析】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應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計提的法定盈余公積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所以答案為A選項。
37.C【解析】自制原始憑證按其填制手續不同,可分為一次憑證、累計憑證和匯總憑證三種。所以答案為C選項。
38.C【解析】試算平衡了,不一定說明賬戶記錄絕對正確,因為有些錯誤不會影響借貸雙方的平衡關系。如:漏記某項經濟業務;重記某項經濟業務;對相互對應的賬戶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確金額的數字進行記賬(借貸錯誤巧合,正好抵消);對應賬戶的同方向串戶(同方向記錯賬戶);記錯方向,借、貸相反;等等。
39.D【解析】預收賬款屬于負債類科目。壞賬準備、累計折舊、預付賬款都屬于資產類科目。
40.B【解析】A選項屬于動態會計等式,C、D選項的會計等式本身就有問題。因此正確答案是B選項。
二、多項選擇題
1.AD【解析】會計的職能有很多,但會計的基本職能只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所以答案為AD。
2.BC【解析】選項A、D中,款項雖在本期支付,但由于本期并不受益,就不能作為本期的費用;選項B、C中,款項雖不在本期支付,但由于本期已受益,就應作為本期的費用。
3.ABC【解析】費用按其經濟用途不同,可以分為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期問費用不能計入產品生產成本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所以答案為ABC。
4.ABCD【解析】會計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5.ABC【解析】選項ABC都是損益類賬戶,選項D是負債類賬戶,損益類賬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后無余額。所以答案為ABC。
6.ABD【解析】出納人員調離工作前只需對其經管的現金等進行局部清查;不需要進行全面的財產清查;其余三項均需要進行全面清查。所以答案為ABD。
7.ABCD【解析】“未達賬項”是由于雙方記賬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經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入賬的款項,以上四種都屬于“未達賬項”的情況。所以答案為ABCD。
8.ACD【解析】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價減去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及購入存貨應負擔的稅金和其他費用。由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故不應計入采購成本。
9.BCD【解析】對賬工作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和賬實核對。
10.BC【解析】A選項是記賬憑證核算形式的特點;D選項是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的特點;科目匯總表的特點是先根據記賬憑證,按各個會計科目定期歸類、匯總編制科目匯總表,然后根據科目匯總表分次或分期登記總分類賬。所以答案為BC。
11.ABCD【解析】四個選項都屬于編制會計分錄時需要考慮的。所以答案為ABCD。
12.AB【解析】訂本賬是在啟用之前就已將賬頁裝訂在一起,并對賬頁進行了連續編號的賬簿。這種賬簿的優點是可以避免賬頁散失,防止賬頁被抽換,從而保證賬簿資料的安全和完整;其缺點是同一賬簿在同一時問只能由一人登記,不便于記賬人員分工記賬。
13.BC【解析】根據等式,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銀收企未收-銀付企未付=銀行對賬單余額+企收銀未收-企付銀未付,可知正確答案是BC。
14.AD【解析】8選項屬于非流動資產,C選項屬于非流動負債,只有AD屬于流動資產。
15.ABCD【解析】銀行存款賬戶分為基本存款賬戶、一般存款賬戶、專用存款賬戶和臨時存款賬戶四類。所以答案為ABCD。
16.BCD【解析】日清月結制度、現金清查制度和現金保管制度均屬于現金開支審批制度。17.ABCD【解析】記賬憑證的審核應注意以下幾點:內容是否真實、項目是否齊全、科目是否正確、金額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正確。因此正確選項是ABCD。
18.ABCD【解析】影響固定資產折舊數額大小的因素有四個:計提折舊基數、折舊年限、折舊方法和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所以答案為ABCD。
19.ACD【解析】法律主體必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B選項錯誤。其余選項都是關于會計核算基本前提的正確表述。
20.ACD【解析】流動負債指企業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需要償還的債務合計。預付賬款屬于流動資產。
三、判斷題
1.×【解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恒等式,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2.×【解析】通過試算平衡檢查賬簿記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記賬錯誤通過試算平衡難以檢查出來,如多記或漏記某筆經濟業務等。所以,即使左右平衡也不能肯定記賬沒有錯誤。
3.×【解析】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時,不準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字跡,不準重新抄寫,必須按規定的方法予以更正。
4.×【解析】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規定,企業的收入指的是狹義的收入,包括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不包括營業外收入。
5.×【解析】計提的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并非禁止提取。
6.×【解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只是為了檢查賬簿記錄的正確性,而不是要更改賬簿記錄,所以不得按照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整賬面金額。各項未達賬項要待收到銀行轉來的有關收、付結算憑證時,才進行賬務處理。
7.√【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往往表現為貨幣資金的流入,但并非所有貨幣資金的流入都是收入,如從銀行借入的款項就不屬于收入。
8.×【解析】可以通過“無形資產”否決。
9.×【解析】企業用資本公積轉增實收資本后,資本公積減少的同時實收資本等額增加,使得所有者權益總額不變。
10.×【解析】各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
11.×【解析】凡是單位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
12.√【解析】略。
13.×【解析】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有好幾種。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16.×【解析】記賬憑證財務處理程序的缺點是登記總分類賬的工作量較大。
17.×【解析】費用(成本)類賬戶期末一般無余額,如果有余額,則期末余額在借方。
18.√【解析】略。
19.√【解析】略。
20.×【解析】即使試算平衡了,也并不能說明賬戶記錄正確無誤。
21.×【解析】“累計折舊”就是個特例,其貸方登記增加數。
22.√【解析】略。
23.×【解析】工業企業出租固定資產取得的收入應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
24.√【解析】略。
25.×【解析】公司管理人員薪酬記入“管理費用”。
26.√【解析】略。
27.×【解析】有的資產是被企業所控制的。
28.√【解析】略。
29.×【解析】“本年利潤”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30.×【解析】一張記賬憑證可以根據一張或一張以上原始憑證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