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解析】ABCD 填制憑證輸入科目時,可以輸入科目編碼、中文科目名稱、英文科目名稱或助記碼等。科目編碼必須是末級的科目編碼。既可以手工直接輸入,也可選擇輸入。
2.【解析】BC 計算機網絡按使用范圍劃分,可分為公用網、專用網。按通信媒體劃分,可分為有線網、無線網。按地理有效范圍劃分,可分為廣域網、局域網、城域網。
3.【解析】ABC Modem中文稱為“調制解調器”,是用于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相互轉換的設備,其分為內置式與外置式兩種。
4.【解析】ABC 電算化會計中不使用手工會計中常用的劃線更正法,其數據載體主要是磁性介質,而手工會計數據載體主要是紙。
5.【解析】ABC “字體”不屬于“段落”對話框中的設置內容。
6.【解析】ABC 在UFO表中,由于各種報表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數據間的邏輯關系,所以報表中各種數據的采集、運算的勾稽關系的檢測就用到了不同的公式。報表中,主要有計算公式、審核公式和舍位平衡公式。
7.【解析】ABD 在電算化會計中,記賬憑證類別可以由用戶自行定義,不是由系統決定的。
8.【解析】ABD 工作表中行與列相交的位置稱單元格,它是工作表中最基本的存儲單位。工作表中的每個單元格由唯一的單元地址標識。單元地址由單元格所在列的列號和單元格所在行的行號共同組成,且列號在前,行號在后。
9.【解析】ABCD 替代手工賬的過程是會計工作從手工核算向電算化核算的過渡階段,是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在具體實施之前,單位要做出總體實施方案,包括整理手工會計業務數據,確定會計核算方法和數據處理過程,建立會計科目編碼體系,設置各種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格式和項目,會計軟件的初始化,以及在試運行階段人工與計算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等工作。
10.【解析】ABC 編碼時,一級會計科目編碼按財政部規定(三位編碼,新會計制度規定為四位編碼)的編碼方案執行;明細科目編碼按照具體編碼規則設置。一般情況下,會計科目編碼采用科目全編碼方案,即本級科目全編碼=上一級科目全編碼+本級科目編碼。
11.【解析】AB 選項C設計會計科目編碼應從一級會計科目開始;選項D在財務軟件中,科目編碼必須設定,而且非常重要,在填制憑證、賬簿查詢、編制報表的過程中均用到會計科目編碼。
12.【解析】ABC Excel軟件中沒有交叉地址。
13.【解析】ABC 會計檔案資料保管員不應從事憑證、賬頁、報表等的打印工作。
14.【解析】ABCD 會計核算電算化是會計電算化的初級階段,其主要工作包括設置會計科目電算化、填制會計憑證電算化、登記會計賬簿電算化、編制會計報表電算化。
15.【解析】ABCD 在漢字處理的不同階段分別會用到這四種編碼。
16.【解析】AB Excel中,沒有選項C、D表示日期的形式。
17.【解析】ABC 選項D輸入期初余額屬于系統初始化的內容,是在建立賬套后進行的。
18.【解析】BC 選項A沒有余額的科目,可不輸入期初余額;選項D如果已經記過賬,則不可修改期初余額。
19.【解析】AB 選項C、D屬于關系運算符。
20.【解析】ABC “無痕跡修改”是指修改前的內容在軟件中是不保留的。對于
“已記賬”的憑證只能采用“紅字沖銷法”和“補充登記法”兩種方法進行。
三、判斷題
1.【解析】× 對已經輸入但未登記會計賬簿的機內記賬憑證應提供修改和審核的功能,審核通過后不能對機內記賬憑證進行修改。
2.【解析】× 采用電子計算機系統代替手工記賬的單位,要有嚴格的崗位管理制度,而不僅僅是操作管理制度。
3.【解析】× 在Excel中編輯、輸入數據不但能在單元格內進行,還能在編輯欄里進行。
4.【解析】√ 對話框是臨時的,不提供改變大小、最大化、最小化等操作,但可以移動位置。
5.【解析】√ 指定會計科目是指定出納專管的科目。指定科目后,才能執行出納簽字,從而實現現金、銀行賬管理的保密性,也才能查看現金或銀行存款日記賬。
6.【解析】× 使用“剪切”、“復制”和“粘貼”命令不但能在同一個文檔中進行選定對象的移動和復制,還可以在不同文檔之間進行選定對象的移動和復制。
7.【解析】× 會計軟件不是“電子計算機系統軟件”,而是基于“電子計算機系統軟件”的“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軟件”。
8.【解析】√ 略。
9.【解析】× 刪除一個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并沒有真正刪除相應的應用程序。正確刪除程序的方法應該是選擇“開始”→“設置”→“控制面板”→“添加/刪除程序”命令。
10.【解析】√ “開始”菜單中的“程序”級聯菜單包含了一些程序和下一級級聯菜單,單擊某個程序名,就會啟動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