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3-27 共1頁
單項選擇題
第 1 題 當經濟主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出現矛盾時,會計人員應把( C )放在首位。
A.經濟主體利益
B.會計人員經濟利益
C.國家、社會公眾利益
D.會計人員家庭經濟利益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解析】在會計職業活動中,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要堅持準則,堅持把社會公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故C選項正確。
【提示】當個人利益、經濟主體利益與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出現矛盾、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應堅持正確的道德選擇,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把國家、社會公眾利益放在首位。
第 2 題 失票人應當在通知掛失止付后的( B )日內,也可以在票據喪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A.1
B.3
C.5
D.10
答案分析:
【考點】票據喪失的補救
【解析】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失票人應當在通知掛失止付后的3日內,也可以在票據喪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B選項正確。
第 3 題 根據《會計法》規定,下列( A )屬于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機構負責人必須具備的條件
【解析】根據《會計法》規定,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如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故A選項正確。
第 4 題 會計職業道德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一是依法理財原則,二是( A )原則。
A.廉潔奉公
B.強化服務
C.客觀公正
D.參與管理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
【解析】社會主義會計職業道德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則:一是依法理財原則;二是廉潔奉公原則。
第 5 題 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 A )為依據。
A.經濟業務
B.經營業務
C.業務活動
D.生產業務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
【解析】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體現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要求。
第 6 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賬證相符的是( B )。 A.固定資產總分類賬與固定資產卡片相符
B.總分類賬與記賬憑證核對相符
C.匯總記賬憑證與記賬憑證核對相符
D.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相符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賬目核對
【解析】賬證相符,是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有關內容核對相符。固定資產卡片屬于備查賬簿,A選項為賬賬相符。匯總記賬憑證與記賬憑證都為會計憑證,C選項為證證相符。銀行對賬單不是記賬憑證,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第 7 題 會計工作交接完畢后,可以不用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的是( A )。
A.會計主管
B.移交人
C.接交人
D.監交人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人員的工作交接
【解析】會計工作交接完畢后,接交雙方(移交人和接交人)和監交人在移交清冊上簽名并蓋章,并應在移交清冊上注明有關事項等。
第 8 題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規定,( D )負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A.人事部
B.審計機關
C.財政部
D.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人員的管理
【解析】《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規定,財政部委托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負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第 9 題 “民無信不立”出自( D )。
A.《大學》
B.《中庸》
C.《老子》
D.《論語》
答案分析:
【考點】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規范
【解析】《論語》載:“子貢問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故D選項正確。
第 10 題 稅務登記不包括( C )。
A.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B.變更登記
C.核定應納稅額
D.復業登記
答案分析:
【考點】稅務登記
【解析】根據我國稅法規定,稅務登記包括:開業登記,變更登記,停業、復業登記,注銷登記,外出經營報驗登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