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年終結賬應注重的問題

發布時間:2014-07-02 共1頁

個人借款利息和關聯方企業借款利息支出的處理

  個人借款利息和關聯方企業借款利息支出的處理應重點關注:

  (一)個人借款的處理如果賬面反映出股東在公司有個人借款和往來余額,應及時要求其作相應的沖賬處理,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對個人借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全額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企業在向個人支付借款利息時應要求借款人到稅務機關繳納營業稅及附加、代扣代繳“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后,取得稅務機關開具的正式稅務發票。企業根據借款合同、利息費用支付憑證、個人收取利息開具的正式稅務發票等資料進行賬務處理,憑“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按不超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企業所得稅利息扣除額,否則將承擔涉稅風險。

  (二)關聯方企業借款的處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第121號,以下簡稱財稅[2008]第121號)規定,除金融業外的其他企業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2:1,在2:1之內的關聯方借款實際支付的利息(金融企業為5:1),只要沒有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息的可以據實列支,但如果超過2:1比例之外如無其它證據證明相關交易是符合獨立交易性原則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后各期扣除。

  同時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⑴所謂債權性投資:是指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從關聯方獲得的,需要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以其它具有支付利息性質的方式予以補償的融資。其中企業間接從關聯方獲得的債權性投資包括:①關聯方通過無關聯第三方提供的債權性投資;②無關聯第三方提供的、由關聯方擔保且負有連帶責任的債權性投資;③其它間接從關聯方獲得的具有負債實質的債權性投資。⑵財稅[2008]第121號規定,企業自關聯方取得的不符合規定的利息收入應按照有關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只要是關聯方公司之間產生了上述債權性投資,如果按獨立交易性原則計算正常借款利息收入的,對債權方在申報繳納所得稅時稅務機關有權對利息收入作相應的納稅調增處理。

  注意正確核算收入

  企業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收入核算:

  (一)視同銷售核算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門、非生產性機構、捐贈、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獎勵等方面時,應視同對外銷售處理。其產品的銷售價格,應參照同期同類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沒有參照價格的,應按成本加合理利潤的方法組成計稅價格。

  (二)包裝物收入核算企業收取的包裝物押金,凡逾期未返還買方的,應確認為收入,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逾期是指按照合同規定已逾期未返還的押金。納稅人為銷售貨物出租出借包裝物而收取的押金,無論包裝物周轉使用期限長短,超過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還的均并入銷售額征稅。企業向有長期固定購銷關系的客戶收取的可循環使用包裝物的押金,其收取的合理的押金在循環期間不作為收入。

  (三)在建工程試運行收入核算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試運行收入,應并入總收入征稅,不能直接沖減在建工程成本。外資企業根據稅法的規定,對生產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籌辦期內取得的非生產性經營收入,減除與上述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后的余額,應當作為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并依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第七條規定(僅適用經濟特區的生產性企業)的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可以不作為計算減免稅優惠期的獲利年度。

  (四) 超過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裝、裝配工程的勞務收入核算建筑、安裝、裝配工程的提供勞務,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的,可按以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

  注意會計與稅法界定的收入概念的差異

  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發生虧損,準予用以后年度的應納稅所得彌補,一年彌補不足的,可以逐年連續彌補,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5年內不論是盈利或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年限計算。

  稅法所指虧損的概念,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如果一個企業既有應稅項目,又有免稅項目,其應稅項目發生虧損時,按照規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的虧損,應是沖抵免稅項目后的余額。此外,因納稅調整項目(彌補虧損、聯營企業分回利潤、境外收益、技術轉讓收益、治理三廢收益、股息收入、國庫券利息收入、國家補貼收入及其他項目)引起的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負數,不作年度虧損,不能用企業下一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

  企業必須特別注意會計與稅法界定的收入概念的差異。稅法中包含的收入內容比會計規定更寬泛,所以,企業年終結賬時應注意:對于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的銷售行為,會計準則規定應當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現值確定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應收金額的差額,計入“未實現融資收益”,并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沖減“財務費用”。而稅法上規定,銷售方應該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時間來確定銷項稅額。當然,如果一次性開具了發票,則應全額確定銷項稅額,會計準則將應收金額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收益”,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沖減財務費。此種處理稅法并不認可,所以以后各期攤銷的未確認融資收益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企業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項也應 特別關注:會計上應當作為負債處理,不應當確認為收入,而稅法上則將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項作為價外收入與銷售商品一起作為銷售收入計繳稅金。此外,由于稅法和會計所依據的角度不同,價外費用在會計中沒有逐一介紹其應該計入什么科目,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按其性質分別計入相關科目即可。但稅法上講,不論其計入什么科目,都要計算銷項稅額。

  會計報表的稅務分析

  一個企業的業務活動,都會通過財務報告反映出來。所以,在年終結賬時,財務人員應對會計報表進行稅務分析以發現企業隱藏的財務風險:

  (1)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表現為:存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資本公積等會計科目經不起推敲;賬務處理混亂、賬實不符。比如說,企業在采購時為了控制成本,從規模較小的供應商處采購,它不能出具合規的發票,采購回來的貨物沒法入賬,倉庫里面有實物,就會造成實大于賬的現象。

  (2)在利潤表上的表現則為成本費用與收入不配比,利潤結構不合理。

  (3)各項指標,忽高忽低,或如過山車,或漏洞百出。建議企業應該對根據賬目擬出來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作一個詳細的分析報告,如毛利潤比率、凈利潤及費用增減比率、應收款項賬期和存貨期等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會計比率和不合理的利潤及費用增減率只會招引稅務部門的注意。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