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共40題,每小題1分,共計40分)
1. 原始的會計計量只是用簡單的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對經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計算和記錄。()
2. 合理性審查是指保證證各項經濟業務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杜絕違法亂紀行為。()
3.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某種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該種貨幣作為記帳本位幣記帳和編制會計報表。()
4. 會計主體假設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假設與會計分期假設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 設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5. 企業自創的商譽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
6. 與企業相比,行政事業單位不具有償還能力。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負債中沒有銀行借款。()
7. 會計核算不僅能反映已經發生的和已經完成的經濟業務事項,而且可以通過計算分析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8. 會計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9. 對于財產清查工作,會計人員只是參與,所以財產清查不屬于會計核算方法。()
10. 復式記帳是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記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
11. 會計核算基本程序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基本環節。會計確認是其最重要的環節。()
12. 企業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公允價值。()
13. 有價證券是指表示一不定財產擁有權或支配權的證券,包括國庫券、股票、基金、備用金、企業債券等。()
14. 為滿足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在我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只使用英文進行會計記錄。()
15. 我國單位實行的會計制度一般由財政部統一制定。()
16. 財政部頒布《企業會計準則》之后,原有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和《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已經被財政>廢止了。()
17. 資產類科目都屬于借方科目。()
18. 備抵附加帳戶的余額與被調整帳戶余額在不同方向時,備抵附加帳戶起附加作用。()
19. 會計憑證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為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
20. 總分類帳戶對明細分類賬戶具有補充說明作用,明細分類帳戶對總分類帳戶具有統馭作用。()
21. 備查簿的登記依據主要是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情況,因此必須根據原始憑證或記帳憑證來進行登記。()
22. 現金日記賬的登記方法,一般是由出納人員根據審核后的同現金收付有關的記帳憑證,按時間順序逐日逐筆來進行登記。()
23. 存貨的收發明細帳以及收入、費用明細賬既可以逐筆登記,也可定期匯總登記。()
24. 帳簿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上面要留有適當空格,不要寫滿格,一般應占格距的2/3。()
25. 年度結帳日一般在公歷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提前進行年度結帳。()
26. 季結是指按季結計本期發生額或 額的結帳方法,季結時,一般要在最后一筆經濟業務記錄下面劃一條通欄紅雙線。()
27. 記帳后,發現記帳憑證和會計帳簿中記錄錯誤是所記金額小于應記金額,而應借、應貨的會計科目正確,可采用紅字更正法。()
28. 年度終了建立新賬后,舊的會計賬簿一般暫由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保管一年,期滿后,由財務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
29. 采用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進行賬務處理時,通常以貸方為主進行匯總。()
30. 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保持了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1. 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的缺點主要是編制科目匯總表比較麻煩。()
32. 多欄式日記帳賬務處理程序適用于生產規模大、經濟業務多、使用會計科目也多的單位。()
33. 庫存商品清查時一般采用實地盤點法,即一般企業執行實地盤存制。()
34. 會計報表的首要信息使用者是債權人。()
35.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和會計制度規定,資產負債表格式可采用帳戶式或報告式。()
36. 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屬于動態報表。()
37.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現金等價物概念為基礎。()
38. 小企業會計報表附注應包括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原價。()
39.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對會計報表資料必要的補充和說明。()
40. 如有特殊需要,經過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可以借出,但要辦理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