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1-07 共5頁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對于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單位,如規模很小、業務和人員不多、財務收支數額不大、會計業務比較簡單的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等,可以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
2.[答案]×
【解析】票據的出票日期使用小寫填寫的,銀行不予受琿。大寫日期未按要求規范填寫的,銀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擔。
3.[答案]√
【解析】授權批準制度要求單位內部的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范同內辦理業務。
4.[答案]×
【解析】在不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管轄范圍內調轉工作單位,且繼續從事會計工作的,持證人員應當填寫調轉登記表,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時向原注冊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調出手續,并自辦理調出手續之日起90日內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調轉登記表和調入單位開出的從事會計工作證明,向調人單位所在地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調入手續。
5.[答案]√
【解析】被審計單位接受注冊會計師審計時,應當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減輕或免除。
6.[答案]×
【解析】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掌握財務會計理論及本行業業務管理的有關知識;堅持原則、廉潔奉公;身體狀況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
7.[答案]×
【解析】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在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期限內需要停業的,應向稅務機關提出停業登記,經過稅務機關批準辦理停業登記。
8.[答案]×
【解析】代理記賬是從事代理記賬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接受委托人委托辦理會計業務。
9.[答案]√
【解析】職業判斷能力是會計人員提高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之上的判斷能力,而不是主觀隨意猜想。
10.[答案]×
【解析】單位負責人是本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
11.[答案]×
【解析】移交人員所移交的會計資料是在其經辦期問內所發生的,應當對這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即使接替人員在交接時因疏忽沒有發現,如事后發現,仍應由原移交人員負責。
12.[答案]×
【解析】存款人開市一般存款賬戶、臨時存款賬戶和預算單位開立專用存款賬戶實行核準制度。
13.[答案]×
【解析】根據《總會計師條例》第四條規定,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不應當再設置與總會計師職責重疊的行政副職。
14.[答案]√
【解析】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或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繹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這是內部機構控制和職務控制的基本要求。
15.[答案]×
【解析】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16.[答案]×
【解析】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必須由原出具單位重開。
17.[答案]√
【解析】當注冊會計師出具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修飾用語時,稱為標準審計報告。
18.[答案]×
【解析】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兩者的性質不同、作用范圍不同、實現形式不同、實施保障機制不同。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在地位上相互轉化。
19.[答案]×
【解析】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箅時,允許在會計記錄上并用中文或其他通用文字。
20.[答案]√
【解析】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接受培訓的形式有:上崗培訓、在崗培訓、單位內部培訓和單位外部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