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17 共1頁
第三節 財政支出的規模
一、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可以用財政支出規模的絕對量和相對量來衡量財政支出規模。常用財政支出的相對量作為衡量和考察財政支出的指標。
我國選用的衡量指標:財政支出/國民收入。而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大多選用國民生產總值或者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分母衡量財政支出的規模。
了解國民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
二、財政支出的增長趨勢
掌握財政支出的增長趨勢:財政支出無論是從絕對量上還是從相對量上來看,在世界各國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熟悉西方財政經濟理論界對財政支出規模趨勢的分析:瓦格納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長導致論"、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熟悉其具體內容(環球網校2016經濟師《中級財稅》輔導:第2章 財政支出理論)
注意: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長導致論"將導致公共支出增長的因素歸結為兩種: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內在因素中,公民所容忍的稅收水平決定了公共收入水平,從而構成了政府擴大公共支出的約束條件。
三、熟悉中國財政支出規模分析
從1978年至1996年,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原因:政策性調整;管理水平的原因;管理體制上的原因;統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