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1.長豐公司2005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實際支付的買價及相關費用共計48萬元。該專利權的攤銷年限為5年。2007年4月1日,長豐公司將該專利權的所有權對外轉讓,取得價款20萬元。轉讓交易適用的營業稅率為5%。假定不考慮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轉讓該專利權形成的凈損失為( )萬元。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轉讓該專利權形成的凈損益=20-[48-(48/5÷12)×27]-20×5%=-7.4(萬元) |
|
2.如果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 |
|
3.2005年8月15日,甲公司銷售一批商品給乙公司,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款為400000元,增值稅額為68000元,款項尚未收到。2005年12月1日,甲公司為某銀行協商后約定:甲公司將應收乙公司的上述債權出售給該銀行,價款為382200元,在應收乙公司上述債權到期無法收回時,該銀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償。甲公司根據以往經驗,已對上述應收債權計提壞賬準備4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出售上述應收債權應確認的營業外支出為( )元。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確認為營業外支出的金額=468000-4000-382200=81800(元)。 |
|
4.甲公司2007年度發生的管理費用為2200萬元,其中:以現金支付退休職工統籌退休金350萬元和管理人員工資950萬元,存貨盤虧損失25萬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420萬元,無形資產攤銷350萬元,其余均以現金支付。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度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的金額為( )萬元。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管理費用)2200-(管理人員工資)950-(存貨盤虧損失)25-(計提固定資產折舊)420-(無形資產攤銷)350=455(萬元)。 |
|
5.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時,應當將計量模式變更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 )科目。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時,應當將計量模式變更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 |
|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6.下列各事項中,需采用追溯調整法或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處理的有( )。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選項B,固定資產經濟利益實現方式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折舊方法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核算,不進行追溯調整。 |
|
7.關于借款費用資本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選項A,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期間不包括在資本化期間內。 |
|
8.按照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下列各項有關所得稅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選項A,產生暫時性差異的不一定是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資產、負債項目,比如可抵扣虧損及稅款抵減也可能產生暫時性差異。 |
|
9.下列各項中,會引起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余額發生變化的有( )。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選項A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選項B的會計處理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選項C的會計處理為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選項D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借或貸:投資收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同時按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
|
10.企業下列各項支出屬于職工薪酬范圍的有( )。 |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職工薪酬包括在職和離職后提供給職工的貨幣性和非貨幣性薪酬;提供給職工本人、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贍養人福利等。以商業保險形式提供的保險待遇,也屬于職工薪酬。 |
|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
11.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 |
|
12.企業一定期間發生虧損,則其所有者權益必定減少。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會計等式"資產二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恒等式反映會計主體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并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的信息。企業一定期間發生虧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但該期間由于其他方式增加的資產,當期所有者權益不一定減少。 |
|
13.無形資產的后續支出應判斷是否可以資本化,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予以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無形資產的后續支出,僅僅是為了確保已確認的無形資產能夠為企業帶來預定的經濟利益,因而應當在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不增加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
|
14.債務人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償債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作為債務重組利得,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債務人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償債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營業外收入)。 |
|
15.按照我國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通過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和有償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都應當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企業通過無償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需進行賬務處理。 |
|
四、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6.2007年6月30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股票1500萬元,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5%,另支付交易費用4萬元。甲公司將其直接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007年9月30日,甲公司所持有該股票的市場價格為1604萬元。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持有該股票的市場價格為1654-萬元。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再購入乙公司股票5500萬元。至此,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對乙公司有重大影響但尚不能對乙公司實施控制。2008年3月30日,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萬元。該日,乙公司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差很小。2008年4月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甲公司應分得40萬元。2008年6月25日,甲公司將其持有的乙公司全部股票予以處置,取得價款7750萬元(不考慮交易費用)。 要求: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甲公司初始獲得乙公司股權時不能對乙公司實施重大影響,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從而相關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當甲公司通過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股票達到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且有重大影響時,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1)2007年6月30日,購入乙公司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乙公司股票 1504 貸:銀行存款 1504 (2)2007年9月30日,記錄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乙公司股票 1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3)2007年12月31日,記錄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乙公司股票 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4)2008年1月1日,記錄再次購入公司股票: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票--成本 715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乙公司股票 1654 銀行存款 5500 (5)2008年月30日,確認在乙公司實現凈利潤中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票--損益調整40 貸:投資收益40 (6)2008年4月5日,確認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應沖減的投資成本=40×15%=6(萬元) 借:應收股利 40 貸:投資收益 34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票--成本6 (7)2008年6月25日,確認將乙公司股票出售: 借:銀行存款775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票--成本 7148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票--損益調整 40 投資收益 562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 貸:投資收益 150 |
|
17.2008年1月1日,A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萬元(含已到付息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萬元)購入B企業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萬元。該債券面值100萬元,剩余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A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資料如下: (1)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2萬元; (2)2008年6月30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5萬元(不含利息); (3)2008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4)2008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0萬元(不含利息); (5)2009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8年下半年利息; (6)2009年3月31日,A企業將該債券出售,取得價款118萬元(含1季度利息1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請對A企業上述業務進行賬務處理(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要求列出明細科目)。 |
正確答案: A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8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 應收利息 2 投資收益 2 貸:銀行存款104 (2)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2 貸:應收利息 2 (3)2008年6月30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利息收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 借:應收利息 2 貸:利息收入 2 (4)2008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2 貸:應收利息 2 (5)2008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利息收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 借:應收利息 2 貸:利息收入 2 (6)2009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8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 2 貸:應收利息 2 (7)2009年3月31日,將該債券予以出售: 借:銀行存款 118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110 投資收益 (118-1-100)17 利息收入 1 |
|
五、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8.紫玉股份有限公司為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紫玉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07年年度報告在2008年3月15日經董事會批準報出。在2007年年報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發現了下列情況: (1)2007年12月31日紫玉公司擁有甲公司80%的股權,甲公司資產總額4000萬元,負債總額4500萬元,因資不抵債生產經營處于困難境地,為此,紫玉公司決定不將甲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為幫助甲公司擺脫困境,紫玉公司董事會決定在2008年再投入2000萬元對甲公司進行技術改造,以提高甲公司產品的競爭能力。 (2)2007年7月1日紫玉公司銷售一臺大型設備給乙公司,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銷售,分別在2008年6月末、2009年6月末和20l0年6月末各收取1000萬元(不含增值稅),共計3000萬元。紫玉公司在發出商品時未確認收入,經詢問,紫玉公司將在約定的收款日按約定收款金額分別確認收入。已知該大型設備的成本為2100萬元,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6%。紫玉公司在發出商品時的賬務處理是:借:發出商品2100,貸:庫存商品2100。 (3)2007年10月1日,紫玉公司用閑置資金購入股票450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至年末該股票的收盤價為420萬元,紫玉公司將跌價損失沖減了資本公積30萬元。紫玉公司的賬務處理是: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30,貸:交易性金融資產30。 (4)2007年6月30日,紫玉公司支付現金800萬元購入用于出租的房屋,將該房屋作為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紫玉公司的購入時的賬務處理是:借:投資性房地產800,貸:銀行存款800。2007年末該房屋的公允價值信為850萬元,紫玉公司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借:投資性房地產5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0。將下半年租金收入60萬元計入投資收益:借:銀行存款60,貸:投資收益60。經了解,紫玉公司處于偏僻地區的出租用房屋,因無法取得公允價值采用成本模式計量。在成本模式下,房屋的折舊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5)2006年1月,紫玉公司支付2000萬元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因攤銷年限無法確定,未對該非專利技術進行攤銷。2006年末,該非專利技術出現減值的跡象,紫玉公司計提了200萬元的資產減值損失。2007年年末,紫玉公司認為該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將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作了全額沖回。紫玉公司的賬務處理是: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0,貸:資產減值損失200。 (6)2007年12月20日,紫玉公司準備將一臺五成新設備出售。該設備原值為400萬元,已提折舊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在轉換為持有待售資產時,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的金額為230萬元。紫玉公司的賬務處理是:借:累計折舊3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0。 (7)2007年12月18日,紫玉公司對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取得收入5000萬元(不含稅),貨款未收。2008年1月,丙公司提出該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要求退貨,紫玉公司經與丙公司反復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紫玉公司給予折讓5%,丙公司放棄退貨的要求。紫玉公司在開出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在2008年1月所作的賬務處理是: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5%)2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2.5, 貸:應收賬款 292.5。 要求: (1)分析說明紫玉公司不將甲公司納入合并范圍是否正確。 (2)分析說明紫玉公司業務(2)~(1)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作更正(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
正確答案: (1)紫玉公司不將甲公司納入合并范圍不正確。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比如,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紫玉公司擁有甲公司80%的股權,屬于紫玉公司的子公司;雖然甲公司資不抵債,但甲公司仍然持續經營,紫玉公司對甲公司也仍然具有控制權,因此,紫玉公司應將甲公司納入合并范圍。 (2)①紫玉公司對分期收款銷售按照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不正確。分期收款銷售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應在發出商品時,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現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沖減財務費用。2007年7月1日紫玉公司應確認的收入(現值)=1000÷(1+6%)+1000÷(1+6%)2+1000÷(1+6%)3=943+890+840=2673(萬元)2007年下半年應確認的利息收入=2673×6%÷2=80(萬元)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所作的更正分錄是: 借:長期應收款 3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2673 未實現融資收益 327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財務費用) 8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2100 貸:發出商品 2100 ②紫玉公司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并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調整資本公積是錯誤的。紫玉公司的更正分錄是: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 ③紫玉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同時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是錯誤的。按照規定,同一企業只能采取一種模式計量,紫玉公司在上述情況下,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紫玉公司更正的會計分錄是: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 貸:投資性房地產 5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投資收益) 6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6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20 貸:累計折舊(800÷20÷2) 20 ④紫玉公司沖回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是不正確的。按照新準則規定,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不得轉回。紫玉公司更正的會計分錄是: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200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0 ⑤紫玉公司對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調整凈殘值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按照規定,企業對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于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本題中,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230萬超過了原賬面價值200萬元,不調整賬面價值。紫玉公司的更正分錄是: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 貸:累計折舊 30 ⑥紫玉公司銷售折讓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按照新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的銷售折舊應作為調整事項處理。紫玉公司的更正分錄是: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2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50 注:這筆分錄的意義是:恢復1月份補沖減的主營業務收入250萬元,沖減2007年度主營業務收入250萬元。 |
|
19.甲上市公司為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實現生產經營的互補,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與乙公司均為增值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7%。除特別注明外,產品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有關情況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過發行2000萬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權,并于當日開始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控制。 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 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及賬面價值的總額均為9000萬元(見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簡表)。 ③乙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900萬元,除實現凈利潤外,未發生其他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交易或事項,當年度也未向投資者分配利潤。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權益總額為9900萬元(見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簡表)。 ![]() (2)2007年甲、乙公司發生的內部交易或事項如下: 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萬元的價格自乙公司購入200件A商品,款項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為每件2.8萬元。至2007年12月31日該批商品已售出80%,銷售價格為每件4.3萬元。 ②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開發行一次還本利息的企業債券,甲公司購入600萬元,取得后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發生與該債券相關的交易費用)因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相差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來計算確認2007年利息收入23萬元,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乙公司將與該債券相關的利息支出計入財務費用,其中與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對應的金額為23萬元。 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產品給乙公司作為管理用固定資產使用,該產品在甲公司的成本為600萬元,銷售給乙公司的售價為720萬元,乙公司取得該固定資產后,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0,假定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折舊方法及凈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該購入設備款,甲公司對該項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36萬元。 ④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協議,自當日起有償使用乙公司的某塊場地,使用期1年,使用費用為60萬元,款項于當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續服務。甲公司將該使用費作為管理費用核算。乙公司將該使用費收入全部作為其他業務收入。 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與乙公司簽訂商品購銷合同,并于當日支付合同預付款180萬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貨。 (3)其他有關資料 ①不考慮甲公司發行股票過程中的交易費用。 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③本題中涉及的有關資產均未出現減值跡象。 ④本題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費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與抵銷的內部交易相關的遞延所得稅,不要求進行調整。要求: (1)判斷上述企業合并的類型(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并說明原因。 (2)確定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并編制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3)確定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在20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 (4)編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分錄。 (5)編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的抵銷分錄。 (不要求編制與合并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抵銷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正確答案: (1)屬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因甲、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 (2)在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對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以其公允價值作為合并成本,超出被合并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進行調整,在編制合并報表時作為商譽。所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為:2000×4.2=84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8400 貸:股本 2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400 (3)甲對乙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仍為84007萬元。 (4)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損益調整) 720(900×80%) 貸:投資收益 720 (5)合并報表抵銷分錄: ① 借:營業收入 800 貸:營業成本 752 存貨 48(240×20%) ② 借:應付債券 623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623 借:投資收益 23 貸:財務費用 23 ③ 借:營業收入 720 貸:營業成本 600 固定資產 120 借:固定資產 6 貸:管理費用 6 借:應付賬款 842.4(720×1.17) 貸:應收賬款 842.4 借:應收賬款 36 貸:資產減值損失 36 ④ 借:營業收入 60 貸:管理費用 60 ⑤借:預收款項 180 貸:預付款項 180 ⑥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實收資本 4000 資本公積 2000 盈余公積 1090 未分配利潤 2810 商譽 1200(8400-90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9120(8400+720) 少數股東權益 1980(9900×20%) ⑦投資收益與利潤分配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720 少數股東損益 180 未分配利潤--年初 20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90 未分配利潤 2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