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1.下列各項中,能夠正確反映現金余缺與其他有關因素關系的計算公式是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A不全面,沒有考慮資本性支出;從資金的籌措和運用來看,現金余缺+借款+增發股票或債券-歸還借款本金利息-購買有價證券=期末現金余額,經過變形就是選項D。 |
|
2.企業采用貼現法從銀行貸款,年利率10%,則該項貸款的實際年利率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貼現貸款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一名義利率)×100%=10%/(1-10%)×100%≈11% |
|
3.某企業本期財務杠桿系數2,假設無優先股,本期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則本期實際利息費用為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2,將EBIT=500萬元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結果。 |
|
4.某股票β系數為0.5,無風險利率為10%,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為12%,該公司股票的風險收益率為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股票的風險收益率=β×(12%-10%)=0.5×2%=1%。 |
|
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存貨缺貨成本的是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缺貨成本是指因存貨不足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包括由于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成品供應中斷導致延誤發貨的信譽損失及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等。如果生產企業能夠以替代材料解決庫存材料供應中斷之急的話,缺貨成本便表現為替代材料緊急采購的額外開支。 |
|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6.下列指標中,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資產負債率是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 |
|
7.下列關于認股權的說法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認股權證的種類具體如下:按允許購買的期限長短,分為長期認股權證與短期認股權證;按認股權證的發行方式不同,分為單獨發行認股權證與附帶發行認股權證。認股權證的基本要素包括:(1)認購數量;(2)認購價格;(3)認購期限;(4)贖回條款。影響認股權證理論價值的主要因素有:(1)換股比率;(2)普通股市價;(3)執行價格;(4)剩余有效期間。認股權證的作用:(1)為公司籌集額外現金;(2)促進其他籌資方式的運用。 |
|
8.在下列項目中,屬于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現金流入量內容的有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經營成本是現金流出量的內容,節約的經營成本以負值記入現金流出量項目,并不列入現金流入量項目。 |
|
9.企業在按滾動預算方法編制財務預算時,通常采用的方式有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滾動預算主要有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三種方式。 |
|
10.某公司擬投資一個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10萬元,投資均集中發生在建設期內,建設期為1年,建設期資本化利息為1萬元,預計投產后每年獲得息前稅后利潤0.8萬元,年折舊率為10%,無殘值,所得稅率為3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項目投資的內容的相關計算。(1)本題中固定資產原值=項目總投資=10萬元,由于無殘值,所以,年折舊額=10×10%=1(萬元)。(2)折舊年限為1/10%=10年,由于運營期=折舊期,所以,運營期為10年。(3)本題中,固定資產凈殘值為0,因此,每年的NCF=0.8+1=1.8(萬元)。(4)原始投資=項目總投資一建設期資本化利息=10-1=9(萬元),由于投資均集中發生在建設期內,投產后每年的凈現金流量相等,并且10×1.8=18萬元大于9萬元,因此,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9/1.8=5年,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5+1=6(年)。 |
|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
11.資產負債率與產權比率指標的基本作用相同。資產負債率側重反映債務償付的安全程度,產權比率側重反映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這兩個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資產負債率側重于分析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則側重于提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產權比率越低或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
|
12.對于特定的成本中心來說,只有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的可控成本才能作為其責任成本來考核,即:可以預計、可以計量、可以施加影響和可以落實責任。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責任成本是各成本中心當期確定的各項可控成本之和,可控成本必須同時具備:可以預計、可以計量、可以施加影響和可以落實責任的條件。 |
|
13.某企業資產總額50萬元,負債的年平均利率8%,權益乘數為2,全年固定成本為8萬元,年稅后凈利潤7萬元,所得稅稅率30%,則該企業的復合杠桿系數為2。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2,所有者權益=資產/2-50/2-25萬元,負債=資產一所有者權益=50-25=25萬元,利息=25×8%=2萬元,稅前利潤=7/(1-30%)=10萬元,邊際貢獻=10+8+2=20萬元;復合杠桿系數-20/10=2。 |
|
14.權益乘數的高低取決于企業的資金結構,負債比率越高,權益乘數越低,財務風險越大。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所以資產負債率越高,權益乘數越高,利息越多,財務風險越大。 |
|
15.應收賬款的明保理是保理商和供應商需要將銷售合同被轉讓的情況通知購貨商,并簽訂供應商和保理商之間的合同。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應收賬款的保理。應收賬款的明保理是保理商和供應商需要將銷售合同被轉讓的情況通知購貨商,并簽訂保理商、供應商、購貨商之間的三方合同。 |
|
四、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6.某企業計劃用新設備替換現有舊設備。舊設備預計還可使用5年,舊設備賬面折余價值為70000,目前變價收入60000元。新設備投資額為150000元,預計使用5年。至第5年末,新設備的預計殘值為10000元。舊設備的預計殘值為5000元。預計使用新設備可使企業在第1年增加營業收入11074.63,第2到4年內每年增加營業收入16000元,第5年增加營業收入15253.73元,使用新設備可使企業每年降低經營成本8000元。該企業按直線法計提折舊,所得稅稅率33%。 要求: (1)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 (2)計算因舊設備提前報廢發生的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抵稅 (3)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稅后凈利潤(計算結果四舍五入取整) (4)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凈現金流量 (5)計算該方案的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 (6)若企業資金成本率為10%,確定應否用新設備替換現有舊設備。已知:(P/A,7%,4)=3.3872,(P/A,8%,4)=3.3121(P/F,7%,5)=0.7130,(P/F,8%,5)=0.6806 |
正確答案: (1)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150000-60000=90000(元) (2)計算因舊設備提前報廢發生的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抵稅=(70000-60000)×33%=3300(元) (3)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稅后凈利潤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折舊=(150000-10000)/5-[(60000-5000)/5]=17000(元) 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總成本=-8000+17000=9000(元) 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第1年增加的稅后凈利潤=(11074.63-9000)×(1-33%)=1390(元) 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第2-4年每年增加的稅后凈利潤=(16000-9000)×(1-33%)=4690(元) 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第5年每年增加的稅后凈利潤=(15253.73-9000)×(1-33%)=4190(元) (4)計算使用新設備比使用舊設備每年增加的凈現金流量 △NCF0=-(150000-60000=-90000(元) △NCFI=1390+17000+3300=21690(元) △NCF(2~4)=4690+17000=21690(元) △NCFs=4190+17000+5000=26190(元) (5)21690×(P/A,△IRR,4)+26190×(P/F,△IRR,5)-90000=0 利用插補法: 21690×(P/A,8%,4)+26190×(P/F,8%,5)-90000=-335.64 21690×(P/A,7%,4)+26190×(P/F,7%,5)-90000=2141.84 可知△IRR介于7%和8%之間 △IRR=7%+(2141.84-0)/(2141.84+335.64)×(89,6-79,5)=7.86% (6)因為△IRR小于10%,所以不應替換舊設備。 |
|
17.甲公司購進電腦2000臺,單價6000元,售價8000元,銷售此批電腦共需一次費用20000元,銀行貸款年利率為14.4%,該批電腦的月保管率為0.6%,銷售稅金及附加為5600元。 要求:根據所給條件計算: (1)該批電腦的保本儲存期; (2)在批進批出的前提下,若該公司要求獲得8%的投資利潤率,該批電腦最遲要在多長時間內售出? (3)在批進批出的前提下,如果該批電腦實際虧損了36000元,則實際儲存了多長時間? (4)在批進批出的前提下,若該批電腦實際儲存了300天,則實際投資利潤率為多少? (5)在批進零售的前提下,日均銷量為4臺,其實際儲存了多長時間?經銷該批電腦可獲利多少? |
正確答案: (1)保本期=E(8000-6000)×2000-20000-5600]/[2000×6000×(14.4%/360+0.6%/30)]=3974400/7200=552(天) (2)保利期=[(8000-6000)x2000-20000-5600-6000×2000×8%3/E2000×6000×(14.4%/360+0.6%/30)]=3014400/7200=419(天) (3)盈虧額=日變動儲存費×(保本期-實際儲存期)實際儲存期=保本期-盈虧額/日變動儲存費=552+36000/7200=557(天) (4)盈虧額=7200×(552-300)=1814400(元) 實際投資利潤率=1814400/(6000×2000×100%)=15.12% (5)實際儲存期=(2000/4+1)/2=251(天) 經銷該批電腦可獲利=7200×(552-251)=2167200(元) |
|
18.Z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2004年度息稅前利潤為100萬元,銷售量為10000件,變動成本率為609,5,單位變動成本240元。該公司資本總額為800萬元,其中普通股資本600萬元(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10萬股,每股60元),債務資本200萬元(債務年利率為10%),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 要求: (1)計算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 (2)該公司2005年準備追加籌資500萬元,擬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是增發普通股10萬元,每股50元;二是增加債務500萬元,債務利率仍為10%。若息稅前利潤保持不變,你認為該公司2005年應采用哪種籌資方案為什么?(提示:以每股收益的高低為判別標準)。 (3)若該公司發行普通股籌資,上年每股股利為3元,未來可望維持8%的增長率,籌資費率為4%,計算該普通股的資金成本。 |
正確答案: (1)單價=240/60%=400(元) 固定成本=10000×(400-240)-1000000=600000(元) DOL=10000×(400-240)/[10000×(400-240)-600000]=1.6 DFL=100/(100-200×10%)=1.25 DCL=1.6×1.25=2 (2)(EBIT-200×10%)(1-33%)/(10+10)=[EBIT-(200+500)×10%](1-33%)/10EBIT=120(萬元) ∵目前EBIT為100萬元,低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利潤120萬元 ∴應采用普通股籌資。 (3)K=[3×(1+8%)/50×(1-4%)]+8%=3.24/48+8%=14.75% |
|
五、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9.企業現有A、B兩個互斥方案可供投資,各年凈現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單位:萬元):![]() A.B項目的必要收益率均為5%。 要求: (1)分別計算A、B項目的凈現值、凈現值率和獲利指數,據以判斷各方案的財務可行性; (2)根據年等額凈回收額法進行投資決策; (3)采用計算期統一法中的方案重復法計算調整后的凈現值,據以進行投資決策。 系數表如下: (P/F,5%,1)=0.9524 (P/F,5%,3)=0.8638 (P/F,5%,5)=0.7835 (P/F,5%,6)=0.7462 (P/F,5%,9)=0.6446 (P/F,5%,10)=0.6139 (P/F,5%,12)=0.5568 (P/F,14%,1)=0.8772 (P/F,14%,3)=0.6750 (P/F,16%,1)=0.8621 (P/F,16%,3)=0.6407 (P/A,5%,3)=2.7232 (P/A,5%,4)=3.5460 (P/A,5%,5)=4.3295 (P/A,14%,2)=1.6467 (P/A,16%。2)=1.6052 |
正確答案: NPV(A)=143.74+143.74×(P/F,5%,3)+143.74×(P/F,5%,6)+143.74×(P/F,5%,9)+143.74×(P/F,5%,12) =547.85(萬元) NPV(B)=326.69+326.69×(P/F,5%,5)+326.69×(P/F,5%,10) =783.21(萬元) NPV(B)>NPV(A),故選B方案。 |
|
20.某公司的有關資料如下: (1)稅息前利潤800萬元; (2)所得稅率40%; (3)無風險收益率為5%,證券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為10%,該公司股票的β為2; (4)總負債200萬元,均為長期債券,平均利息率10%; (5)發行股數600000股(每股面值1元); (6)每股凈資產為10元,每股市價為52元。 (7)該公司產品市場相當穩定,預期無成長。 要求: (1)計算該公司目前股票市場價值、每股利潤和市盈率。 (2)計算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以賬面價值為權數)。 (3)該公司可以增加400萬元的負債,使負債總額成為600萬元,以便在現行價格下購回股票(購回股票數四舍五入取整)。假定此項舉措將使負債平均利息率上升至12%,普通股權益成本會提高到16%,稅息前利潤保持不變。試問該公司應否改變其資本結構(提示:以公司價值分析法進行判斷)? |
正確答案: (1)稅息前利潤 800 利息(200萬×10%) 20 稅前利潤 780 所得稅(40%) 312 稅后利潤 468(萬元) 股票資本成本=5%+2(10%-5%)=15% 股票市場價值=468/0.15=3120(萬元) 每股利潤=68/60=7.8(元) 市盈率=52/7.8=6.67 (2)計算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以賬面價值為權數)。 所有者權益=60萬股×10=600(萬元)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0%×(1-40%)×[200/(600+200)]+15%×[600/(600+200)]=1.5%+11.25%=12.75% (3)稅息前利潤 800 利息(600×12%) 72 稅前利潤 728 所得稅(40%) 291.2 稅后利潤 436.8(萬元) 新的股票市場價值=436.8/16%=2730(萬元) 新的公司總價值=600+2730=3330(萬元) 新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12%×(1-40%)×[600/(600+200)]+16%×[200/(600+200)]=5.4%+4%=9.4% 原有公司總價值200+3120=3320(萬元) 原有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2.75% 因此,該公司應改變資本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