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財務管理考前沖刺(十八)

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考前沖刺(十八)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融資租賃租金構成項目的是(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采用融資租賃時,在租賃期內,出租人一般不提供維修和保養設備方面的服務,由承租人自己承擔,所以租賃設備維護費不屬于融資租賃租金構成項目。
 
2.按照證券的收益決定因素可將證券分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A是按照證券的發行主體的分類;選項B是按照證券體現的權益關系的分類;選項D是按照證券的收益穩定情況的分類。按照證券的收益決定因素可將證券分為原生證券和衍生證券。原生證券收益取決于發行者的財務狀況,衍生證券收益取決于原生證券的價格。
 
3.某企業按"2/10,N/60"條件購進商品20000元,若放棄現金折扣,則其資金的機會成本率為(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資金的機會成本率=2%/(1-2%)×360÷(60-10)=14.7%。
 
4.質檢員、化驗員的工資一般屬于(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質檢員、化驗員的工資一般屬于半固定成本。
 
5.某種股票為固定成長股票,年增長率為5%,預期一年后的股利為6元,現行國庫券的收益率為11%,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為16%,而該股票的貝他系數為1.2,那么,該股票的價值為(      )元。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該股票的必要報酬率=11%+1.2×(16%-11%)=17%,該股票的價值=6/(17%-5%)=50(元)。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6.在考察投資項目的相關現金流量時,下列屬于無關現金流量的有(      )。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項目的現金流量是指項目的相關現金流量。兩年前為該項目支付的市場調研費用屬于沉沒成本,即無關流量;公司決策者的工資費用屬于固定費用,無論是否投資該項目都會發生,所以,屬于無關現金流量。項目占有現有廠房的可變現價值和為該項目占用的土地交納的土地出讓金均屬于相關現金流量。
 
7.項目投資決策中的現金流量與財務會計中的現金流量的區別在于(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財務會計中的現金流量是通過主輔表來反映項目的勾稽關系的。
 
8.下列屬于衍生證券的有(      )。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股票和債券屬于原生證券;期貨合約和期權合約屬于衍生證券。
 
9.股東通過經營者傷害債權人利益的常用方式是(   )。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股東通過經營者傷害債權人利益的常用方式是不經債權人的同意,投資于比債權人預期風險要高的新項目,這樣會增大償債風險;不征得債權人同意而發行新債,致使舊債或老債的價值降低。
 
10.利潤分配政策直接影響公司的(   )。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點是利潤分配政策的意義。利潤分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企業對外再籌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企業市場價值。但對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沒有影響。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11.分析企業盈利能力時,應當剔除非常項目的影響。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非常項目只是特殊情況下的個別結果,不能說明企業的正常盈利能力。
 
12.公司治理和財務監控屬于財務管理的金融環境的范疇。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財務管理環境是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企業內外部各種條件的統稱,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其中法律環境中包括該組織法規、公司治理與財務監控和稅法。
 
13.名義利率指一年內多次復利時給出的年利率,它等于每期利率與年內復利次數的乘積。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設名義利率為r,每年復利次數為M。則一年內多次復利時,每期的利率為r/M。則每期利率與年內復利次數的乘積為r,即為名義利率。例如年利率為8%,每年復利4次,則每期利率為2%(8%/4),乘以年內復利次數(4次),其乘積為8%(2%×4)即名義利率。
 
14.在編制彈性預算時,可將業務量水平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10%,或以歷史最高業務量與歷史最低業務量作為預算編制業務量的上下限。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正常業務量的70%~120%之間。
 
15.按照股利的稅收差異理論,股利政策不僅與股價相關,而且由于稅賦影響,企業應采取高股利政策。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按照股利的稅收差異理論,股利政策不僅與股價相關,而且由于稅賦影響,企業應采取低股利政策。
 
四、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6.某公司生產甲產品,有關資料如下:
(1)標準成本卡片

(2)本月生產450件甲產品,實際消耗材料45500千克,單位成本0.27元/千克,實際耗時3500小時,實際人工費用14350元,實際變動制造費用5600元,實際固定制造費用3675元。預計產量標準工時4000小時。
要求:
(1)計算本月成本差異總額;
(2)確定各因素的成本差異。
 
正確答案:
(1)本月成本差異=(45500×0.27+14350+5600+3675)-450×82=-990(有利)
(2)①材料成本差異=45500×0.27-450×100×0.3=-1215(不利)材料價格差異=45500×(0.27-0.3)=-1365(有利)材料數量差異=(45500-450×l00)×0.3=150(不利)
②直接人工差異=14350-450×8×4=-50(有利)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3500-450×8)×4=-400(有利)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3500×(14350/3500-4)=350(不利)
③變動制造費用差異=5600-450×8×1.5=-200(有利)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3500-450×8)x1.5=-150(有利)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3500×(5600/3500-1.5)=350(不利)
④固定制造費用差異=3675-450×8×1=75(不利)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3675-4000×1=-325(有利)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3500-450×8)×1=-100(有利)
固定制造費用產量差異=(4000-3500)×1=500(不利)
 
17.某企業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單位材料年存儲成本20元,平均每次進貨費用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單價為240元。假定不存在數量折扣,不會出現陸續到貨和缺貨的現象。要求:
(1)計算A材料的經濟進貨批量;
(2)計算A材料年度最佳進貨批數;
(3)計算A材料的相關進貨成本;
(4)計算A材料的相關存儲成本;
(5)計算A材料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
 
正確答案:
(1)A材料的經濟進貨批量=2×45000×18020=900(件)
(2)A材料年度最佳進貨批數=45000900=50(次)
(3)A材料的相關進貨成本=50×180=9000(元)
(4)A材料的相關存儲成本=9002×20=9000(元)
(5)A材料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240×9002=108000(元)
 
18.A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所得稅率為50%,其發行在外的股數為100萬股,其收益與經濟環境狀況有關,有關資料如下:

要求計算:
(1)該公司期望邊際貢獻、期望息稅前利潤以及期望的每股利潤;
(2)計算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與復合杠桿系數;
(3)計算每股利潤的標準離差率。
 
正確答案:
(1)

期望邊際貢獻=720×0.2+600×0.6+480×0.20=600
期望息稅前利潤=320×0.2+200×0.6+80×0.20=200
期望每股利潤=1×0.2+0.4×0.6+(-0.4)×0.20=0.36
(2)經營杠桿系數=609/200=3
財務杠桿系數=200/(200-120)=2.5
復合杠桿系數=3×2.5:7.5
(3)每股利潤的標準離差=0.45
標準離差率為:0.45/0.36=1.25
 
五、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9.公司擬分別將3200萬元和2500萬元投資于A和B項目。
A項目建設期1年,建設期初投資3000萬元購建固定資產,第1年末墊付200萬元流動資金,建設期間發生資本化利息300萬元。固定資產直線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10年,期滿無殘值。該項目每年預計采購材料300萬元,工資及福利費用120萬元,其他費用25萬元;每年營業收入1200萬元。
B項目建設期2年,于第1年初和年末分別投入1500萬元和1000萬元,建設期間計發生資本化利息400萬元。固定資產直線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8年,期滿殘值為100萬元。每年營業收入1500萬元,經營期各年不包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為720萬元,其中每年采購材料等費用為340萬元。
公司為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率17%,按7%和3%分別計算并交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該公司不交納營業稅和消費稅。所得稅率為33%,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為12%。
要求:
(1)計算A和B項目的項目計數期;
(2)A和B項目各年的折舊;
(3)A和B項目各年的經營成本;
(4)A和B項目各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5)A和B項目各年的息稅前利潤;
(6)A和B項目各年的息前稅后利潤;
(7)A和B項目各年的現金凈流量;
(8)A和B項目的凈現值;
(9)如果公司資金有限,只能上一個新項目,用最短計算期法判定應選擇哪一方案?
 
正確答案:
(1)項目計算期:建設期+經營期
A項目計算期=1+10=11(年),B項目計算期=2+8=10(年)
(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投資+資本化利息)一殘值]/使用年限A項目年折舊額=(3000+300)/10=330(萬元)
B項目年折舊額=[(1500+1000+400)-100]/10=350(萬元)
(3)經營成本=材料+工資+其他=不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一折舊一攤銷A項目年經營成本=300+120+25=445(萬元)
B項目年經營成本=720-350=370(萬元)
(4)營業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7%+3%)
=[(營業收入一材料成本)×17%]×(7%+3%)
A項目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200-300)×17%×10%=15.3(萬元)
B項目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500-340)×17%×10%=19.72(萬元)
(5)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折舊-營業稅金及附加
A項目各年息稅前利潤=1200-445-330-15.3=409.7(萬元)
B項目各年息稅前利潤=1500-720-19.72=760.28(萬元)
(6)息前稅后利潤=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
A項目各年息前稅后利潤=409.7×(1-33%)=274.5(萬元)
B項目各年息前稅后利潤=760.28×(1-33%)=509.39(萬元)
(7)建設期現金凈流量=-原始投資
經營期現金凈流量=息前稅后利潤+折舊+攤銷+回收額
A項目各年NCF
NCF=-3000(萬元)
NCF=-200(萬元)
NCF=274.5+330=574.5(萬元)
NCF=274.5+330+(0+200)=774.5(萬元)
B項目各年NCF
NCF=-1500(萬元)
NCF=-1000(萬元)
NCF=0(萬元)
NCF=509.39+350=859.39(萬元)
NCF=509.39+350+(100+0)=959.39(萬元)
(8)A項目凈現值=[574.5×P/A(9,10%)+774.5×P/F(10,10%)]×P/F(1,10%)-[3000+200×P/F(1,10%)]
=3279.23-3181.82=97.42(萬元)
B項目凈現值
=『859.39×P/A(7,10%)+959.39×P/F(8,10%)]×P/F(2,10%)-[1500+1000×P/F(1,10%)]=3827.39-2326.4=1500.99(萬元)
(9)最短計算期法
A項目凈現值=[97.42/P/A(11,10%)]×P/A(10,10%)
=97.42/6.4951×6.1446=92.16(萬元)
B項目凈現值=1500.99(萬元)
由于B項目計算期10年,所以最短計算期10年,不需要再計算B項目的凈現值。在最短計算期法下,B項目的凈現值遠大于A項目同樣年限下的凈現值。
結論:應選擇B項目。
 
20.某企業計劃進行某項投資活動,有甲、乙兩個備選的互斥投資方案資料如下:
(1)甲方案原始投資150萬,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0萬,流動資金50萬,全部資金于建設起點一次投入,沒有建設期,經營期為5年,到期殘值收入5萬,預計投產后年營業收入90萬,年總成本(包括折舊)60萬。
(2)乙方案原始投資額200萬,其中固定資產120萬,流動資金投資80萬。建設期2年,經營期5年,建設期資本化利息10萬,流動資金于建設期結束時投入,固定資產殘值收入8萬,到期投產后,年收入170萬,經營成本80萬/年。固定資產按直線法折舊,全部流動資金于終結點收回。該企業為免稅企業,可以免交所得稅,要求:
①計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期;
②計算甲、乙方案的投資收益率;
③該企業所在行業的基準折現率為10%,計算甲、乙方案的凈現值;
④計算甲、乙兩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并比較兩方案的優劣;
⑤利用方案重復法比較兩方案的優劣;
⑥利用最短計算期法比較兩方案的優劣。
 
正確答案:
(1)計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期:
甲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期=150/49=3.06(年)
乙方案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期=200/90=2.22(年)
乙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期=2+2.22=4.22(年)
(2)計算甲、乙方案的投資利潤率:
甲方案的年利潤=90-60=30(萬元)
乙方案的折舊=(120+10-8)/5=24.4(萬元)
乙方案的年息稅前利潤=170-80-24.4=65.6(萬元)
甲方案的投資收益率=30/150=20%
乙方案的投資收益率=65.6/(200+10)=31.24%
(3)計算甲、乙方案的凈現值:
甲方案的凈現值=49×3.7908+55×(1/1.6105)-150=69.90(萬元)
乙方案的凈現值=90×(4.8684-1.7355)+88×0.5132-80×0.8264-120
=281.961+45.1616-66.112-120=141.01(萬元)
(4)計算甲、乙兩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并比較兩方案的優劣:
甲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69.9/3.7908:18.44(萬元)
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141.01/4.8684=28.96(萬元)
因為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大,所以乙方案優。
(5)利用方案重復法比較兩方案的優劣。
兩方案壽命的最小公倍數為35年,甲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69.9+69.9×(P/F,10%,5)+69.9×(P/F,10%,10)+69.9×(P/F,10%,15)+69.9×(P/F,10%,20)+69.9×(P/F,10%,25)+69.9×(P/F,10%,30)=69.9+69.9×0.6209+69.9×0.3855+69.9×0.2394+69.9×0.1486+69.9×0.0923+69.9×0.0573=177.83(萬元)
乙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141.01×[1+(P/F,10%,7)+(P/F,10%,14)+(P/F,10%,21)+(P/F,10%,28)]=141.01×(1+0.5132+0.2633+0.1351+0.0693)=279.33(萬元)
因為乙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大,所以乙方案優。
(6)利用最短計算期法比較兩方案的優劣:最短計算期為5年,所以:甲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原方案凈現值=69.9(萬元)
乙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P/A,10%,5)=28.96×3.7908:109.78(萬元)
因為乙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大,所以乙方案優。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